pinnews 1747787240

賴清德520談話 對話只是起點,治理才是關鍵

賴清德520談話 對話只是起點,治理才是關鍵

pinnews 1747787240

文/立法委員鄭正鈐

總統賴清德就任滿周年,發表「迎風轉型、穩健前行」談話,回顧施政成果,也釋出強化朝野對話的意願。賴總統宣布將由國安團隊向在野黨主席簡報重要國安情勢,坦誠交換意見,共商國是。這樣的表態展現合作誠意,理應受到肯定,然而,在當前內外環境壓力升高之際,人民更在意的是,這些制度性對話是否能產出具體可行的政策成果,而非只是儀式性的政治姿態。

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以「遭擠壓的中華民國國旗」作為封面,直言台灣正面臨三重巨大壓力:美國威懾力下降、中國靈活運用灰色地帶戰術、台灣內部政治極化與僵局。這些因素交錯影響下,若未能有效應對,台灣恐怕將在無戰爭的情況下逐步落入中國的勢力範圍。

早在四年前,《經濟學人》就曾警示台灣為「全球最危險的地方」,當時著眼於中美對抗;如今則再次提醒我們,台灣內部政治分裂與僵局,正逐漸削弱我們的防衛與抵抗中國滲透能力。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今年3月公布最新民調顯示,超過七成民眾認為兩岸關係持續惡化。這不僅反映國安問題本身,更凸顯民眾對政府治理能力的普遍不安與疑慮。

此外,國際風險升高之際,台灣內部經濟壓力也日益加劇。美國貿易政策調整、新台幣升值、全球供應鏈轉型等因素,皆對我國出口導向型產業構成巨大衝擊。產業界對於缺電疑慮、投資信心不足及朝野信任赤字等問題的憂慮,也在快速升溫。賴總統上任以來,儘管表態希望溝通協作,行政院卻頻繁提起覆議,一再否決國會多數意見,實際行為與對話承諾背道而馳,朝野關係非但無法修補,反而更加撕裂。

此刻賴總統提出的「由國安團隊簡報重大情勢」構想,雖然在形式上展現了對話的誠意,但本質上仍偏向單向資訊傳遞。若只是例行性簡報,未能讓在野黨實質參與討論、達成政策共識,那麼這種對話模式恐將淪落為形式上的安撫。

台灣正處於政經轉型與國際結構重整的重要關口,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象徵性的對話,更需要政府提出具體、可執行且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改革藍圖。唯有落實治理、展現行動力,才能真正讓人民相信,「事情有人做,做得對,更做得穩」。

迎風轉型的成敗,取決於落實政策的細節;穩健前行的成效,則在於政府實際的治理能力。對話可為起點,但關鍵在能否真正做出改變。

pinnews 1747787240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