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守護我們的星球》全球首映會,這不只是一場電影首映,更是一場跨越南北極、穿越時間與溫度,將影像化作責任與感動的生態宣言。這部耗時十五年完成的紀錄鉅作,由東森電視出品、金鐘主播舒夢蘭導演,是台灣史上首部橫跨南北極,並以台灣視角發聲的生態電影。拍攝足跡遍布七大洲、超過60個國家、115個極地外景,鏡頭聚焦82種堅韌生命的奮戰與繁衍,揭露全球暖化對極地生態的沉重威脅。這樣的題材,這樣的宏觀視角,在台灣影史上前所未見。今日出席貴賓包括導演舒夢蘭總統賴清德、東森總裁張高祥、東森總經理徐瑞勇、環境部部長彭啓明、林務署署長林華慶、文化部常務次長徐宜君、唐氏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正俠等等。前台北市商會理事長王應傑與夫人胡寶莉,特別另外為老朋友導演舒夢蘭電影包場,他們邀請唐氏症基金會的唐寶寶與媽媽們走進戲院,提早共度一場別具意義的母親節。「讓他們不必出國,就能飛越南北極,看見世界的美,這才是最奢華的旅行。」胡寶莉笑容溫柔地說道,「這是一部為愛地球而拍的電影,我們怎能不愛?」「我們想用行動告訴孩子們:世界很大、愛更大,眼光才能更遠大。」王應傑也表示。

總統賴清德親臨首映現場致詞時幽默表示:「最難以想像的不是導演竟然真的去了那麼多極地,也不是她拍了十五年,而是她居然還能平安回來!」全場大笑之餘,無不對導演舒夢蘭的勇氣與執著肅然起敬。賴清德總統強調,地球的命運繫於人類行為的轉變:「解鈴還須繫鈴人。今天的環境危機,是人類一手造成,也只能由人類來解決。」他也宣布,政府已成立因應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設定2032年與2035年的減碳目標,期盼以政策帶動全民行動,讓台灣成為氣候行動的全球榜樣。
舒夢蘭現場表示,「我不是來說極地的故事,我是來說我們的未來。」她站在舞台中央,聲音柔和卻有穿透力。她用15年走過21萬8千公里,橫跨五圈半地球軌道的旅程,換來這部訴說「地球脈搏」的紀錄片。她回憶起初踏南極:「2010年我第一次站上南極大陸,那片純白美得讓人想哭。但同時,我也看見冰川的裂痕、企鵝的逃難、極地風暴裡掙扎的生命。這些畫面深深烙印在我心裡,我知道我必須用鏡頭把它們帶回來。」這不只是一次次的拍攝任務,更像是一場與地球的對話與約定。《守護我們的星球》不只捕捉到冰封世界裡的壯麗與悲壯,也讓觀眾首度從台灣科學家角度,看見極地氣候變遷的科學真相。中研院、中央大學與台灣大學團隊參與其中,成功建立台灣首座北極研究站,讓我們在浩瀚冰原中,也能聽見來自福爾摩沙的科學回音。東森電視此次斥資四千萬打造這部生態鉅作,站在媒體公器的高度,肩負紀錄與喚醒的雙重使命。「我從一個觀察自然的紀錄者,變成一個願意為自然挺身而出的守護者。我希望更多人跟我一樣,不只是看見,而是開始在乎。唯有了解,才會在乎;唯有在乎,才可能真正改變。」舒夢蘭導演特別感謝:「沒有東森電視,就沒有這部片。謝謝所有願意支持我、一次次送我到極地的企業夥伴們,你們是我這段旅程中最溫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