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dart 20250706 194951572 copy

「信任經濟」啟動 以『實名制』打開誠信金流 拒讓台灣沉淪詐騙產業鏈  周念暉律師警示:「重建『實名金融』新秩序,是台灣保衛數位國安的最後防線。」

「信任經濟」啟動 以『實名制』打開誠信金流 拒讓台灣沉淪詐騙產業鏈  周念暉律師警示:「重建『實名金融』新秩序,是台灣保衛數位國安的最後防線。」

gridart 20250706 194951572 copy 2220x1248

gridart 20250706 194951572 copy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台中豐原,五條人命,用一張「黃金投資保證書」被送進了墳墓。這不是新聞,這是一份社會帳單警訊。標題寫著:「現金落伍,黃金才是未來」,結尾卻是:「全家輕生,未來歸零。」五條人命,換來社會的止血警惕。但止血不是止痛藥,而是制度手術的開場白。台灣該問的,不是「怎麼那麼容易被騙」,而是「為什麼我們讓詐騙產業鏈逐漸壯大?」如果今天還裝睡,那麼明天新聞裡的下一位受害者,就是你帳號裡最後一筆轉帳。一生努力,瞬間成空。更諷刺的是,這樣的劇本,竟已成為台灣日常的風景。

gridart 20250707 154628654 copy
在這個網路等於生活、帳號等於人頭的時代,台灣彷彿成了東亞的一處「匿名天堂」。沒有身分證?沒關係,先投資、後跑路;不知道對方是誰?也沒關係,只要「穩賺不賠」的八個字打得夠大、廣告投得夠兇、代言人笑得夠燦爛,一切就能成交。我們的社會,正在讓「相信」變成一種風險,讓「信任」成為茶餘飯後的笑話。網路自由如拉鍊卡住一半,風從縫隙裡灌進來,吹翻了法律、吹皺了道德,也吹大了詐騙集團的獲利數字。
gridart 20250707 154204201 copy
真正讓人拍案驚奇的,是國家還默默遞上剪刀。2024年,行政院通過《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正案,明訂:少年只要犯罪後三年內不再犯,便可塗銷前科。這原是「可教化」的仁政設計,卻也讓詐騙集團眼神一亮,齊聲點頭:「太貼心了,這群孩子用起來有保障!」於是,詐騙產業鏈年齡越層來越低,未成年車手成為最新熱門職缺,國中招募,高中上工,大學進階為分區管理。一邊領錢、一邊練口條,還能享受一次合法的「重生機會」。法院那頭忙著判決、開庭、簽字,這頭的詐團Line群卻寫著:「OK,他過了,下一位補上。」
gridart 20250707 154910007 copy
最詭異的,是那些法律相關人員,原該守法的人,竟成了「熟門熟路」的顧問級玩家。懂法、知法、還執法的人,一旦跳槽入團,不但效率驚人、路數完整,還能自帶合法遮羞布。「我是幫他諮詢,不知對方要行騙。」一句話,讓整套正義體系集體啞口無言。至於平台?有錢付廣告費,就讓誰流量稱王。誰廣告多誰就紅,誰能引人眼球誰就配得上推薦演算法。至於帳號真假、金流黑白,反正不是平台的事。他們只賣演算法,不保證誠信。詐騙廣告社交網路天天跑,受害者天天填表檢舉,客服冷冷說:「我們會儘速處理,謝謝您的來信。」在這樣的網路國度裡,拉鍊鬆了,拉麵也煮壞了。
gridart 20250707 154728640 copy
但解方從來不遠,難的是誰有膽拉緊那條「信任的拉鍊」。是先面對現實:凡涉高金流、高關注的網路行為,就該實名化。你收錢、你帶貨、你賣金融商品,那麼,不好意思,請先亮出身分證。別再讓虛擬帳號成為詐團的舞台,讓假面舞者天天熱舞不歇。再來是正視「少年可塑」與「少年可騙」的模糊地帶。塗銷機制可以有,但必須附帶法律教育、公益工時、甚至家長輔導。這不是給他們一次「重新犯錯」的門票,而是真正補上一堂「人生責任學」。最後是制度的牙齒要敢咬「專業共犯」。律師、理專、執法人員若涉詐,不是「更懂流程」就能開脫,而是應加倍處罰,因為他們背叛的不只是被害人,而是整個體制的信賴基石,是破壞國家司法體制。還有網路平台責任。網路平台不能只靠賺流量、賺廣告費,卻對詐騙假訊息視若無睹。該罰就罰,不該登就不登,先嚴格自我審查機制,讓廣告收益和傳遞訊息公眾責任從來不該分家。
gridart 20250707 155012081 copy
周念暉律師表示,「面對台灣詐騙猖獗,政府雖然已經修訂「防詐四法」,包括《洗錢防制法》、《銀行法》、《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及《公司法》,重點在於強化金流監管、擴大銀行與證券業者對可疑交易的通報義務,並賦予檢調單位更多即時調閱權限,防堵詐騙集團利用人頭帳戶或空殼公司洗錢。
從律師角度,我認為未來可從六面向強化打擊及防範:第一,檢調追訴方面,應建立跨部門及跨境的即時彙整通報與合作統合機制,提升政府多邊詐團追查速度及效能;第二,金融監管上,應結合風險分析與自動偵測系統,針對異常交易設置即時通報警示及暫緩出款,減少詐騙取款成功率;第三,金流追緝方面,應賦予金融監理機關更快凍結可疑資金的權限,並簡化行政追查程序;第四,法院判刑部分,應提高詐欺、洗錢等犯罪刑度,尤其對詐團首腦從嚴科刑,產生實質嚇阻力;第五,被害人保護上,應建立詐騙被害人損失補償基金及相關協助機制,提早給予幫助及關懷,並提供必要法律協助與救濟,避免台中豐原一家五口往生的憾事再次發生;最後,各有關單位例如數位發展部可等,善用其科技技術先行資源,建立並強化結合數位AI的智能演算及辨識科技,來自動檢視、檢測、攔阻可疑網路廣告、資訊、帳號或金流,進行真偽、詐欺可能性比對,並採取必要及時的通報、取締措施,提高偵防效率。
整體而言,台灣成為詐騙的溫床,目前已經升高為國安問題,時時刻刻危險的國民的財產與安全,政府、檢警、法院及有關的金融機構,都必須強化合作及打擊詐騙之量能,並且教育及防詐宣導同步進行,方能降低被害者數量,重建金融秩序與國民信任。」
gridart 20250707 155131951
唯有把數位行為對應回「現實的自然人」,才能產生司法判斷所需的要件:行為人是誰?責任屬於誰?證據針對誰?在數位治理上,看似高壓但實則有效的根本策略,讓詐騙無法成為產業,「不是因為道德優越,而是法律先行。」台灣要當區域經濟的標竿,要成為亞洲可信任的貿易示範點。那就從最基本的「信任」開始吧。讓數位帳號背後站的,是能負責的真人;讓資訊流通之處,不再是詐騙的天堂。
當我們談去中心化,談跨境貿易,談 AI 時代的商業創新,請別忘了,一切創新,都必須以信任為基礎。如果說網路是一場沒有邊界的交易革命,那麼,實名制就是這場革命的憲章。它不剝奪自由,而是為自由注入責任的骨架。在資訊自由與數位匿名之間,並非只能選邊站,而是該建構一種「可追溯、可驗證、可信任」的新秩序:虛擬帳號可以交易,但只有真實的人,能負起真實的責任。當每個人能為自己的數位行為掛名、為自己的金流站台,市場的信任才得以一滴一滴累積,不再像現在這般一戳就破、虛而不實。網路無國界,但制度有格局。台灣若真要看世界,就不能讓世界看到的,是詐騙頻傳、責任稀薄、管不住帳號、抓不到金流的網路荒野。讓我們不只「防詐」,而是前瞻性地建構一個「可信社會」的亞洲示範點。從實名制開始,從信任出發,讓每一次點擊、每一筆金流,都有來有去、有跡可循。華人商域若要走向世界,先要自我校準方向;台灣若要穩住未來,就得先寫好信任的憲章。因為只有在制度可信的土地上,創新才有落地的可能。如此,政策才有前瞻,國家才有希望。
gridart 20250707 160136225 copy
周念暉的法治溫度計:「以善傳法」
周念暉認為,唯有在規則中注入倫理,才能把司法威嚴化為公共信任,將冷峻條文升格為文明底氣。「善」不是軟肋,而是法治最堅實的背書。當善意成為執法座標,法律才真正護衛誠信經濟,帶領台灣走出詐騙陰影,成為亞洲可信社會範例。
周念暉律師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曾承辦數百件法律事務,涵蓋民刑事、行政,並在公司商業、不動產法律等領域,對於法律分析及策略規劃,具備深厚的專業素養,能夠為當事人提供周延、有效的法律保障與建議。先後擔任多處公務機關、大學、協會、機構等講師一職,包括:中華民國不動產經營管理協會、臺北市建築經營管理協會、透明房訊/104法拍網、輔仁大學、東海大學法律專題課程、大台中不動產同業公會-教育訓練專題、臺灣厝買賣文化發展協會、國家教育研究院、新北市政府公務員法律職訓中心、全人文創教育機構及PressPlay 法律課程等, 其專業能力,備受多方傳媒認可。此外,作者更曾獲年代新聞、壹電視、東森新聞、工商時報、經濟日報等多家媒體專訪,透過廣播、書籍發表、舉辦講座等方式分享自身法律洞見,期許能夠縮短法律與大眾之間的距離,讓民眾得以於第一時間獲得最正確的法律訊息與知識。目前擔任漢聲廣播電臺「紙上律師 生活法保」節目主持人(每周六下午4點播出),並著有暢銷書《紙上律師,創業有辦法》。此外本人經營臉書及IG粉絲專頁「生活大小事 阿暉律師」,追蹤訂閱人數逾十萬人。

周念暉   周延法律事務所SPHERE LAWFIRM TW-TPE 主持律師

現任  臺北市建築經營管理協會理事暨講師
2021~2022年 豐彩扶輪社社長
2023年  「世界華人楷模‧傑出領袖楷模」
2023年  白金企業獎-亞太傑出企業
2025-26年 台北市太平獅子會會長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