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在2025年金曲獎上,李竺芯以一張風格大膽的「法式台語」《Suí 水》專輯,同時拿下台語歌后與最佳台語專輯,不僅讓聽眾耳目一新,也讓人驚覺:這是一場世界文化格局的悄然轉向的里程碑。她將台語與香頌、爵士、世界音樂語彙交織,在曲與詞之間唱出一個超越「鄉愁」的台灣 , 不再只是懷舊地景,而是一種美學、甚至是一種多元文化的融合可能。彷彿在告訴世人,語言不該被定義,音樂無需邊界,台灣的多元文化不再是鄉愁,而是美學。台灣,正以文化為筆,書寫未來華人世界的東方文藝復興,不只是延續舊文明,而是開啟一個更自由、更美學化、更具創造性的華人新世紀。李竺芯的得獎,不只是一場音樂榮耀,更成為文化轉向的象徵性坐標。我們不尋求誰服從誰,我們要的是全球華人共同參與、共同創造、共同發聲的新文明敘事。
.
「融合」勝於統一,「自由」才能創造文明。 台灣,正在寫下未來華人世界的—東方文藝復興,再創全球華人新世紀。只因文化創造需要自由,台灣是最好的角色,最佳計畫與研究的實驗室。融合世界,要有自由才能創造文明。台灣,正書寫未來華人世界的東方文藝復興,開啟全球華人文化新世紀,影響世界。我們不尋求誰服從誰,我們想要的是,全球華人共同參與、共同創造、共同發聲的新世界文化敘事。文化創造需要自由。自由不是標語,而是創意的呼吸;不是制度的修辭,而是文明的命門。沒有自由,就沒有真正的文學、電影、思想與多元認同的誕生。正因如此,台灣,這個言論開放、族群共榮、創意自由、制度穩定的小島 ,才得以扮演當代最重要的角色:台灣,是當代全球華人文化最好的試驗場,最自由的實驗室,最可信的未來計畫。我們不靠威權力量輸出一種孤獨的「獨唱」,而是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華語書寫者、思想者、藝術家與青年,共同譜寫一場多聲部的「大合唱」,為華人文明注入全新的節奏與方向感。以色列正是一個融合力量的成功範例。作為一個面積狹小、資源有限的國家,它靠的不只是軍事實力,更是深度融合美國等全球創新資源與技術生態,借力使力,從而成為世界經濟、科技與文化創新的領頭羊。融合全球資源與文化,善用自由多元的制度優勢,台灣同樣可以成為全球華人世界的創新燈塔與文化中心。台灣,是當代全球華人文化最好的實驗室、最自由的創作場。

台語是一座活的中華文明聲紋資料庫,入聲字的保留,連音變化的滑順,文白異讀的奧妙,甚至七調八腔的聲韻跳躍, 台語的發音,不只是聲調,是文化融合的證據。你不只是在發出聲音,而是在接通一個從閩南、潮汕、馬來亞、英語、甚至日本語言文化交融的文明路線圖。這條語音之路,不是官方計劃的語言統一大業,而是民間自發的跨文化融合與適應。 台語不是過去的語言,它是中華文明的漢語語音備份,是一種在自由中得以延續的古典創造力。台語不是一種被動承接的語言,而是一種可聽的漢學活體「象形語言」。如果漢字是眼睛的詩,台語就是耳朵的書法,它以聲音書寫情感,以語韻承載文明。台語的語音本身,就是象形文字的聲音版本,是漢學文化的活體再生。擁有可視、可感、可融合的文化特質。「台語,是耳朵聽得見的書法,是聽覺上的象形文字。」台語,是一種自由的語言,而自由才創造文明。台語的價值,不在於它是「本土語言」而已,而在於它是一種語音的文明,是能把不同文化「吃進來、說出去」的語言哲學。在台語的語音中,我們聽得見漢字的筆觸、日語的語尾、英語的音節、南洋語的節奏、台語生活的嘆息。這些聲音,不只是溝通,而是華人文化本身。台語早就不是語言而已,它是一把文明的鑰匙。它是象形文字的聲音版,是漢學精神的語音活體。它保留了中華古音的文白異讀,吞吐著宋代詞韻,也容納著日語片語與洋語幽默。在文化已被政治汙染、語言被標籤劃分的時代,台語反而像一條自由流動的文化暗河,悄悄接通了歷史與當代、鄉土與世界、華人傳統與世界語境。「台語是東方文藝復興的鑰匙」,我們不是懷舊,而是在許一個新的文明可能。台語的音,是漢學文化重譯的起點。
.
語言是文化的開端,但若無自由,語言只是制度的裝飾品。只有在台灣,語言得以自由呼吸、自由變形、自由對話,這正是文明進化的條件。自由不是口號,而是創意的呼吸;不是制度的修辭,而是文明的命門。台語,不只是語言,而是一場全球華人漢學文化的重譯工程。這把鑰匙,是用來推開下一場文明大門的啟動鎖。它讓語音不只是溝通,而是文化演繹;它讓文字重新找到情緒的曲線、民間的語感、以及時間的紋理,是全球華人漢學文化重譯的起點,而是用來推開一場文明的再創大門。
.
有的人執著「統一」文化,有的人選擇「創造」文化。我們不輸出命令,而輸出靈感;我們不製造唯一,而激發多元。因為只有多聲部的大合唱,才能組成真正屬於世界華人文藝復興的未來開端。台灣正在創造未來「華人東方文藝復興的中心」,下一場文藝復興會從一個自由島嶼、一種多聲部的語言開始。在這裡,語言不再只是統一的工具,而是文明的引信。台語發出的第一個音,不是反抗誰,而是創造一種新秩序的節奏。而這個節奏,正在成為全球華人東方文藝復興的新起點。
.
「台語,正是那第一個發聲的音符。我們正用自由發聲,奏響下一場東方華人文明的節奏。」
.
「致全世界的華語創作者」那些正在創作、書寫、吟唱的華語靈魂:未來不是延續舊文明的格式,而是創造全新聲韻與語感的宇宙。如果我們的語言能自由呼吸,我們的文化就能自由生長。從這個自由小島開始,下一場華人東方文藝復興,正等待你我一同發聲。(照片:金曲獎)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