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在數位內容變革如旋風席捲全球之際,閱讀這件「老派」的事也被TikTok用一種全新節奏重新定義。自2024年起,標籤#BookTok在全球爆發,累積逾5,300萬則貼文,推動近5,900萬本紙本書銷售,成為全球用戶分享書單、激發閱讀熱情的關鍵場域。而這股風潮正悄悄吹進台灣,催生出獨特的本地閱讀社群文化,尤其以「自我成長」與「職場指南」兩大主題成為社群熱議焦點。國家圖書館2024年《台灣閱讀風貌》報告清晰描繪出台灣讀者的興趣輪廓,心理溝通與自我探索類書籍屢屢進榜,反映出台灣社會對心靈富足的渴求。TikTok上的#BookTok創作者們則將這股渴望化為內容能量,透過短影音分享個人讀書心得與生活反思,讓閱讀不再是孤獨的儀式,而成為集體對話與成長的媒介。
以創作者黃允(@lov_arrietty)為例,她的溫柔語調帶領觀眾探訪《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喚醒內在富裕的重要性,成為許多療癒書架上的必備書目。另一組「水母媽媽和小貝殼」(@smilecset)推崇《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提醒世人掌握「能量管理」的關鍵,與傳統勵志書截然不同,呈現出更貼近現代生活的心態調節法。而廣告職人老陳(@laochen_1987)則從職場角度出發,推薦《文案的基本修養:比文字技巧更重要的事》,揭示說服力與表達力的深層價值,助力職場人士的溝通升級。#BookTok不只是一個標籤,更是多元閱讀文化的展演舞台。台灣創作者文森(@vincent_reading)專注於療癒繪本,如《看不見也沒關係》與《悲傷是一頭大象》,以柔軟的文字與畫面,溫暖許多追求心靈慰藉的讀者。微讀空間(@wenweishen)則以專業說書人身分,帶領觀眾品味《我的阿勒泰》、《我的世界下雪了》等文學佳作,鼓勵跨界閱讀,滿足不同族群對知識的渴望。
TikTok透過短影音的形式,打破傳統閱讀的時空限制,讓書籍的影響力不再被紙本束縛,而是在動態流轉中持續發酵。這不只是閱讀習慣的數位轉型,更是知識與人心接軌的橋梁。透過每一則短片,每一個分享,#BookTok社群在台灣悄然形成了一場閱讀文化的革新運動,讓「讀書」這件事變得更有趣、更貼近生活,也更具感染力。在這個碎片化資訊橫流的年代,TikTok用創意與熱情,讓閱讀不再是孤獨的修行,而是群體中共享的精神盛宴。台灣的#BookTok創作者與用戶,一同打造了一個屬於數位時代的閱讀共同體,也為未來的閱讀形態寫下嶄新的篇章。TikTok,全球領先的行動短影音平台,持續致力於啟發創意與帶來歡樂,並在全球各地設立多個辦公室,促進內容生態的多元發展。台灣的#BookTok社群,正以熱烈的姿態迎接這場閱讀的數位新浪潮。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