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傳媒娛樂時尚中心總編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當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通過行政院審議送立法院討論,虛擬資產服務法也被列入新一會期重點法案,台灣網路與科技產業的發展版圖,正迎來一次前所未有的轉折。回首Web2時代,跨境網路霸權肆虐,詐騙廣告橫行無阻,台灣的數據與隱私輕易外流,民主選舉與社會輿論亦遭操弄,治理困境清晰可見。如今,AI與Web3的時代已然降臨,軟硬整合成為新的競爭關鍵,台灣再不能錯過。美國高科技政策的劇烈變動,也讓台灣企業不得不迅速補修國際政治學分。Google最新判決揭示了司法與行政權的交錯運作,川普時期行政命令的強勢干預,讓科技巨擘如入白宮餐會般獻殷勤。此情境下,台灣的竹科、南科與晶片聚落價值浮現,全球目光鎖定這片土地,而台灣的軟體與網路市場過去二十年在Web2時代中,依舊被舊金山灣區主宰,GDP貢獻與外資流入都未達應有規模。
然而在AI與硬體的優勢加持下,台灣已在晶片與伺服器市場賺取驚人收益,疫情後半導體與硬體產業持續暢旺,台股屢創新高,這一切都顯示出台灣在硬體端的掌控力無可匹敵。但面對每年636億網路廣告市場、兩大外送平台瓜分上千億消費額,以及約1500億的詐騙損失,軟體與數位經濟的治理迫切需要跟上節奏。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許添財指出,台灣網路與數位科技的發展應以總體經濟視角與國際戰略思維審視,數位服務出口高速成長,映照全球經濟的數位化轉型,也為AI產業提供源源動能。中華民國工商建設研究會副理事長吳志揚補充,台灣擁有完整半導體與ICT產業基礎,卻必須面對資安、國際競爭與治理的挑戰,及早準備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董事長詹婷怡表示,雖然這兩年因生成式 AI 熱潮帶動企業競相投入,但距離落地實踐還有一些無法突破的環節。因此AIF今年特別集合多年企業輔導經驗,統整 AI 應用專家之建議,針對《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的數據洞察,首度推出《企業 AI 落地指引》,提供可依循執行的落地路徑與實踐框架。核心目標在於:1. 釐清 AI 導入的基本條件與技術語言:協助企業釐清如裝置端 AI、雲端AI、模型訓練與推論等技術核心觀念,避免誤用誤判。2. 辨識產業適配性與階段目標:根據企業所處的 AI 成熟階段(Unknowing、Conscious、Ready、Scaling),提供每個階段對應的行動建議。3. 提升資料治理與安全防護意識:回應調查中顯示的資料交換策略、AI 資安認知落差等盲點。4. 促進內部能力建構與永續發展:協助企業評估現有人才、流程與組織是否具備 AI 化所需的能力條件與持續學習體系。
資訊工業策進會執行長范俊逸提出觀察,新科技推動下的數位經濟正進入跨域整合與信任再建構的時代。AI技術已滲透電商、金融、醫療、製造與交通等產業,使用者對數據安全、資訊真實與演算法透明度的要求日益嚴苛,未來網路產業競爭力將取決於速度與信任兼具。新竹市政府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智慧城市與科技首都的建設,將讓台灣創新扎根本土,並放眼全球。僑務委員會政務副委員長李妍慧則指出,Web3與數位資產興起,安全與信任成為創新的基礎,結合半導體、IC設計與封裝供應鏈,台灣完全有能力在國際科技舞台上展現關鍵力量。立法委員許智傑提醒,台灣晶片已是世界頂尖,但軟體能量仍需追趕世界步伐,AI導入關鍵基礎設施,打造更安全、智慧、韌性的城市環境,成為不可錯過的歷史契機。台灣的挑戰不是硬體或軟體單一領域的競爭,而是整合兩者,創造全球無可替代的價值。AI與Web3的浪潮下,台灣只有把握軟硬融合的節點,才能在全球數位版圖中佔據主動。
台北市太平獅子會會長周念暉律師參與本次座談會表示,台灣AI發展迅速,未來機會在於結合半導體、雲端及大數據優勢,推動智慧醫療、金融科技與製造業升級,並能成為跨國企業落地測試的重要基地。然而,法律層面需注意個資保護、演算法偏見、智慧財產權歸屬與責任劃分等問題。AI若涉及自動決策或生成內容,責任應如何歸屬,將成為爭點。建議政府建立明確監管框架,企業則應導入內部合規制度,確保資料合法使用,並強化透明度與問責機制。律師在此過程中,可協助企業建立契約保障、風險評估與爭議解決機制,使AI創新兼顧法律安全。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