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傳媒娛樂時尚中心總編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出版界年度盛典──第49屆金鼎獎,24日晚間在南港展覽館隆重舉行。來自全臺1,386件參賽作品,角逐雜誌、圖書、政府出版品、數位出版等四大類、共22個獎項,最終選出106件入圍作品與35件得獎者。典禮上,文化部長李遠、立法委員郭昱晴、出版公協會代表及國內外出版界人士齊聚一堂,為這場屬於出版人的榮耀時刻喝采。本屆特別貢獻獎頒發給資深兒童文學家鄭明進。李遠讚許他是「讓臺灣繪本茁壯的推手」,數十年來推動國際繪本引介與本土創作,培育無數人才。鄭明進以「我是臺灣最幸運的老阿公」自許,回憶自日治時期開始與繪本結緣,至今已出版、翻譯逾百本作品,更立志「畫到一百歲」。

致詞中,李遠回憶自己「最快樂的一天」就是被金鼎獎圖書環繞的時刻。他強調,臺灣作家秉持知識份子關懷社會的傳統,使作品展現獨特而深刻的視野。近年文化部透過文化幣政策、庄頭書展、臺灣國際兒少書展,以及「Books from Taiwan 2.0」翻譯計畫,持續擴展出版產業能量;明年也將推動「下一本書獎勵」,鼓勵獲獎作者持續創作。文化部指出,本屆得獎作品橫跨社會反思、族群情感、環境關懷與文化傳承,顯示出版業在數位浪潮與媒體轉型中,仍能保持專業與韌性。典禮更邀請義大利及法國出版人交流,分享國際童書版權與跨媒體經驗,展現金鼎獎作為臺灣出版與國際接軌的重要平台。

國立臺灣博物館卻在聚光燈下交出一份意想不到的答卷。首度跨足數位互動繪本的《尋找鳥叫》,勇奪「政府出版品類:數位出版獎」;而關於公共住宅的專書《當我們同宅一起 公宅設計與理想現代生活》亦成功入圍圖書獎,雙雙入榜,為這座百年博物館的出版能量添上嶄新註腳。《尋找鳥叫》不僅是一本書,更像一場在指尖展開的聲音探險。主角阿籟與亞洲象阿沛,穿梭於228和平公園,追尋鳥鳴與動物聲響,串起一段關於城市生態與人類行為的寓言。評審盛讚其「用心誠意製作出引人入勝的沉浸式體驗」,因為這繪本會「唱歌」。來自鳥類錄音專家孫清松的真實鳥音、金曲獎得主黃晟峰的混音,搭配AR與3D掃描技術,讓讀者不只是翻頁,而是置身一個流動的自然世界。

致詞中,李遠回憶自己「最快樂的一天」就是被金鼎獎圖書環繞的時刻。他強調,臺灣作家秉持知識份子關懷社會的傳統,使作品展現獨特而深刻的視野。近年文化部透過文化幣政策、庄頭書展、臺灣國際兒少書展,以及「Books from Taiwan 2.0」翻譯計畫,持續擴展出版產業能量;明年也將推動「下一本書獎勵」,鼓勵獲獎作者持續創作。文化部指出,本屆得獎作品橫跨社會反思、族群情感、環境關懷與文化傳承,顯示出版業在數位浪潮與媒體轉型中,仍能保持專業與韌性。典禮更邀請義大利及法國出版人交流,分享國際童書版權與跨媒體經驗,展現金鼎獎作為臺灣出版與國際接軌的重要平台。

國立臺灣博物館卻在聚光燈下交出一份意想不到的答卷。首度跨足數位互動繪本的《尋找鳥叫》,勇奪「政府出版品類:數位出版獎」;而關於公共住宅的專書《當我們同宅一起 公宅設計與理想現代生活》亦成功入圍圖書獎,雙雙入榜,為這座百年博物館的出版能量添上嶄新註腳。《尋找鳥叫》不僅是一本書,更像一場在指尖展開的聲音探險。主角阿籟與亞洲象阿沛,穿梭於228和平公園,追尋鳥鳴與動物聲響,串起一段關於城市生態與人類行為的寓言。評審盛讚其「用心誠意製作出引人入勝的沉浸式體驗」,因為這繪本會「唱歌」。來自鳥類錄音專家孫清松的真實鳥音、金曲獎得主黃晟峰的混音,搭配AR與3D掃描技術,讓讀者不只是翻頁,而是置身一個流動的自然世界。
而《當我們同宅一起》則將讀者拉回城市的另一端──居住與建築。此書延伸自2023年同名特展,蒐羅世界與臺灣逾五十處公共住宅案例,從列為世界遺產的建築,到臺灣當代的住宅政策,逐一揭示「宜居」在不同時代與文化中的流變。它不是一份冷靜的設計報告,而是一部百年居住史詩,記錄人類如何在空間裡追求理想生活。近年來,臺博館持續用漫畫、卷軸書、立體書乃至數位平台挑戰出版疆界,讓塵封的史料與館藏「活」起來。這一次,從鳥鳴的交響到公宅的歷史,臺博館的出版品不僅是書,更是一種文化介面,一種邀請──邀請讀者重新與自然、歷史與生活展開對話。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