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傳媒娛樂時尚中心總編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奇幻愛情鉅片《他年她日》在台北信義威秀迎來亞洲巡迴的壓軸場。監製張艾嘉與導演龔兆平率領主演許光漢、袁澧林、陳澤耀、韓佩瑤,及新生代演員王子軒、黃梓曜同台亮相,吸引兩千名影迷與媒體到場,將中秋前夕的信義商圈化為一片盛會。這場首映,從一開始便註定不只是紅毯與鎂光燈的展示,而是一場影像、愛心與文化能量的匯聚。典禮進行中,最出人意表的驚喜來自華語樂壇天王林俊傑。他演唱的主題曲〈瞬間的瞬間〉早已為電影增添情感重量,而當他手捧花束現身舞台,獻予張艾嘉時,全場氣氛瞬間沸騰。林俊傑坦言,被時間與愛情交錯的故事觸動,因此決定用音樂將情感延伸。張艾嘉則回憶,正是透過兒子的引薦,才促成這次合作,她更讚嘆林俊傑的聲音力量能與電影情境緊密契合,每一次剪輯到副歌的「愛」字,她都堅持要將畫面停留在他的臉龐。
然而,這場盛會的核心意義,遠不止於驚喜嘉賓或明星陣容。張艾嘉在現場宣布,《他年她日》首映包場共十五場、三千五百人次的所有收入,全數捐贈給世界展望會,用於花蓮災後重建。她語氣沉重卻堅定,提到花蓮光復鄉的慘況,強調重建的漫長與艱難,並呼籲社會持續關注災民處境。她說,電影不只是時間寓言,更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懂得扶持彼此,因為「愛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就算只是剎那,也能成為永恆」。這部由香港電影發展基金支持、Red On Red 出品、甲上娛樂全球發行的作品,幕後陣容同樣星光熠熠。美術指導文念中、音效大師杜篤之、配樂師朱芸編,以及曾獲台北電影獎的視覺特效團隊,為電影構築出奇幻與現實交錯的世界。從釜山影展世界首映到新加坡與香港,每一站皆掀起熱潮,許光漢在越南受到千人接機,袁澧林則以戴上斗笠成為焦點,足見作品尚未上映已具跨國文化影響力。
.
張艾嘉的話語簡潔卻深刻:
愛可以延續一個人,
也能重建一座城市。
.
當晚,導演龔兆平回憶與五千名觀眾在釜山共賞的震撼,許光漢則談及越南粉絲的熱情,袁澧林感受到亞洲各地觀眾的支持,這些片刻共同構築出電影尚未公映前的集體記憶。而張艾嘉,則在釜山獲頒「山茶花獎」,將她五十餘年的影壇積累,注入這部新作中。《他年她日》不僅是一部電影,更像是一場關於時間、選擇與人性的哲學問答。它提醒觀眾,銀幕外的現實同樣需要凝聚力與行動。當愛能被轉化為重建的力量,當影像能成為文化的橋樑,這場首映典禮才真正完成了它的意義。
.
愛,究竟是什麼?
.
柏格森提醒我們,時間不是鐘錶上的冷冰刻度,而是心靈內在的「持續」。一段愛情,或許只是一個眼神、一場並肩的沉默,但那份質感能在記憶中延展成無限。正如電影裡人物對剎那的執著,愛的力量從未依附於日曆,而是栽種在我們的記憶與感受。然而海德格更殘酷。他說,存在因有限而真實。若愛真能恆久,它便失去重量;正因為有失去的可能,愛才熠熠生輝。《他年她日》的角色在錯過與選擇之間反覆拉扯,正是向死而生的愛情哲學。愛無法逃離時間,卻也因時間而成其為愛。心理學的語言更貼近我們的日常。斯滕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指出,激情會隨時間衰退,只有親密與承諾能在歲月裡沉澱成另一種厚度。這是電影中最深沉的隱喻:愛不是烈火,而是經年累月後仍能互相依靠的體溫。許光漢說「時間改變一切」,並非嘆息,而是對愛在時間作用下完成轉化的註腳。
看這部電影時,我們不只是窺視銀幕上兩個人的故事,而是在追問自身的軌跡。愛曾經以火焰燃燒,也可能在灰燼裡重生,《他年她日》是一封寫給記憶與時間的情書。
..
在這個速食情感的時代,《他年她日》提醒我們,
真正的愛不是「立刻、馬上」,
而是能在歲月的侵蝕下,
依然留下彼此的形狀。
愛從來不是對抗時間,
而是與時間共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