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1 18

2025「故宮100+院慶暨特展」聯合開幕晚會 蕭宗煌宣告「故宮以『100+』為名,象徵其發展永不停歇,是一個持續邁進的進行式。」林正儀、洪麗芬、胡寶莉等等眾多嘉賓見證 讚賞不已

2025「故宮100+院慶暨特展」聯合開幕晚會 蕭宗煌宣告「故宮以『100+』為名,象徵其發展永不停歇,是一個持續邁進的進行式。」林正儀、洪麗芬、胡寶莉等等眾多嘉賓見證 讚賞不已

a1 1 18

a1 1 18

【品傳媒娛樂時尚中心總編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一百年,不是時間的終點,而是一個圓滿的起點。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行「故宮100+院慶暨特展聯合開幕晚會」,以「100+」為名,象徵其發展永不停歇,是一個持續邁進的進行式。晚會在江靖波領軍東吳大學室內管弦樂團,還有臺北市士林國小合唱團的悠揚樂音中揭幕,樂音傳遞著對百年故宮最深的祝福,也為這場匯聚古今、連結國際的文化盛會,拉開了壯闊的序幕。這場盛會不僅是故宮邁向「百年新故宮」的新篇章,更是一次重量級的文化聚首。晚會現場嘉賓雲集故宮蕭宗煌院長率黃永泰副院長、余佩瑾副院長及王耀鋒主秘,歡迎東京國立博物館淺見龍介副館長、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守屋雅史館長、大阪市立美術館內藤榮館長、韓國古宮博物館鄭鎔宰館長;故宮策展諮詢會王俊傑委員、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文化發展處鍾志佳副處長、荷蘭國家博物館亞洲部門王靜靈主任、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國際發展與製作部總監Yvon Figueras、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小林仁學藝課長代理;考試院許舒翔副院長;立法院王正旭、洪孟楷委員;文化部李靜慧次長、外交部葛葆萱次長、核安會陳明真主委、退輔會陳進廣副主委;故宮林正儀前院長、張臨生前副院長、林柏亭前副院長、服裝設計師暨法國書店負責人洪麗芬、前台北市商會理事長夫人胡寶莉;東吳大學詹乾隆校長、士林國小吳明郁校長;以及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龍博文(Marco Lombardi)代表賢伉儷、法國在台協會學術合作與文化處周書安(Josué SERRES)處長賢伉儷,與各國駐臺使節代表、博物館、藝文學術單位、故宮諮詢委員、文物捐贈者、志工夥伴、故宮之友與退休同仁等蒞臨盛會,共同見證故宮邁向下一個百年的歷史時刻。
.a1 5 2
故宮院長蕭宗煌在致詞時,深刻闡述了「100+」的意涵。他回顧故宮百年發展,歷經肇始播遷、北溝歲月、建院發展至深耕轉型四大階段,其中尤有75年在臺灣落地生根,與這片美麗島嶼深刻連結,書寫了屬於臺灣與故宮的文化篇章。蕭院長提及,為迎接百年,北部院區新行政大樓與第二展覽館已相繼啟用,臺北市捷運北環線Y28站連接的故宮無障礙連通道工程亦將啟動,並持續推動正館整建。南部院區「國寶館」館舍則已完成上樑,預定明年底工程完工,未來期待帶給觀眾「看得見的修復與典藏空間」新體驗,南北院區將共同建構「百年新故宮的願景」。故宮的重要資產,除了橫亙千年的珍貴文物,更在於「故宮人」代代薪傳的專業與奉獻精神,這才是最珍貴的無形資產。他感念老故宮人守護文物遷徙備極艱辛,如今故宮北部院區已深耕一甲子,南部院區亦十年有成,這是在四代故宮人秉持「專業服務、開放多元、友善共融、永續發展」精神下的共同成果,持續打造全民共享的博物館。他由衷感謝所有與故宮攜手同行的「故宮人」,不論是幕前研究策展,或在幕後默默維持博物館運作的機電、安管、清潔、保全、志工等夥伴,始終恪盡職守,肩負文化傳承使命,守護著世界人類文明的重要瑰寶。他謹向每一位守護故宮的人,致上最深的敬意與感謝。
.a1 4 2
此次慶典的國際連結,展現了故宮在全球博物館網絡中的深厚情誼。國立東京博物館淺見龍介副館長致詞時,溫暖回憶了東博與故宮多年來的緊密合作。從2014年故宮赴東博舉辦「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神品至寶」特展,深獲日本觀眾喜愛;其後2016年東博於故宮南院推出回饋展「日本美術之最—東京、九州國立博物館精品展」,雙方迄今保持交流並分享研究成果。淺見副館長說明,此次故宮百年院慶「千年神遇—北宋西園雅集傳奇」特展,東博特別出借兩件重要館藏:〈五馬圖〉與〈瀟湘臥遊圖〉。他解釋,被譽為北宋文人畫家李公麟真跡的〈五馬圖〉,自20世紀初以來長期失傳,直至2017年東博受贈後才重現於世,當時故宮亦慷慨出借〈唐 顏真卿 祭姪文稿〉等珍品參展,展現雙方長久以來的互信。此次是〈五馬圖〉第二次外借,亦是首次離開日本展出,意義極為深遠。至於日本指定國寶舒城李氏〈瀟湘臥遊圖〉,筆墨間流露瀟湘地區的濕潤空氣感,此作原為清宮舊藏,後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所得。淺見副館長分享了一段軼事,1923年關東大地震時,惺堂不顧危險搶救此卷與蘇軾〈黃州寒食詩卷〉;而〈黃州寒食詩卷〉現正典藏於故宮,兩件作品可謂緣分深厚。他誠摯歡迎臺灣民眾親臨欣賞兩館的重要典藏,見證臺日文化交流的深厚情誼。
.a1 6 2
在晚會的另一隅,故宮前院長林正儀特別為前台北市商會理事長夫人胡寶莉導覽說明,深入淺出地解說展品背後的文化意涵。胡寶莉深受感動並表示,故宮正以「全民的故宮」與「世界的故宮」為願景,讓臺灣走向世界,也讓世界走進故宮。「故宮100+,正以無可比擬的文化底蘊,輝映下一個璀璨百年。」她的話語,呼應了現場所有嘉賓對故宮未來的共同期許。今日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的《龍藏經》也趁此展出,故宮前院長林正儀講解表示,這部全名《清內府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是清康熙朝的皇家鉅製,亦是臺灣的國寶。此經乃康熙皇帝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為祈福發願,於康熙六年(1667)下詔編修,耗時兩年,於康熙八年(1669)完成。全經共108函,內容是藏傳佛教大藏經中的「甘珠爾」(Kanjur)部,即佛陀所說教法之總集。《龍藏經》的製作極盡奢華。經葉採用特製的磁青紙,全以泥金(金粉調和)恭謹書寫藏文。每函的內護經板上,皆彩繪七尊佛像並鑲嵌各式珠寶,外層再覆以五色絲繡經簾與多層經衣,工藝精絕,輝煌壯麗。這部經是清代首部大型藏文佛典,也是現存唯一17世紀的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宗教與藝術價值均登峰造極。當我們在故宮凝視那部清朝帝王以泥金書寫的「龍藏經」時,它華美的光芒,不只映照著皇權,更映照著《易經・乾卦》最冷靜、最殘酷的人生哲學。
.a1 3 4
龍藏經讓人想到三個境界,其實是給所有成功者預備的清醒劑:1.潛龍勿用:這不是懷才不遇的哀嘆,而是「蓄勢待發」的高貴蟄伏。你得耐得住寂寞,積累內在,方能成就大器。2.飛龍在天:一旦站上人生巔峰,被光環簇擁,請立刻感恩。因為「利見大人」,你的成就是眾人牽成的結果。這是防止心靈膨脹的最後一道防線。3.亢龍有悔:這是最深沉的警示。當你達到極致(「盈」),下一步就是下墜。多少人不是敗給對手,而是敗給自己的得意忘形。胡寶莉表示,人們終其一生,追求的都是那片絢爛的九五之位,渴望「飛龍在天」的華光。但《易經》的殘酷與真實正在於此:它根本懶得教你如何爬上去,因為爬上去,是靠衝動與野心;活下來,才靠智慧與定力。真正的「王道」,不在於你征服了多麼高聳的山峰,而在於當你站在山頂時,有沒有被那份稀薄的空氣沖昏頭。「君子終日乾乾」的中正平和,說白了,就是一種對自己的警覺、對人性的不信任。那份「戰戰兢兢、謙下穩健」,不是故作姿態,而是對「亢龍有悔」的深刻敬畏。所有暴起暴落的故事,結局都一樣:他們在巔峰時,忘了自己是人,開始相信自己是神。他們在最高處收起了謙卑,讓滿溢的自大取代了感恩,於是,那份「盈」就成了墜落的必然引力。
.
前台北市商會理事長夫人胡寶莉表示,這就是《易經》的終極教訓,人生最艱難的戰役,永遠發生在登頂之後。你避開了淺灘的泥濘,卻要面對高處的孤寂與膨脹。所以,別再只顧著抬頭望天了,低頭看看腳下的山路吧。真正的智者,永遠是那個在最高處,仍能保持最低姿態的人。因為他知道,能夠在巔峰上多停留一天,靠的不是力量,而是謙卑的救贖。
.a1 2 4
故宮百年院慶,是一場流動的文化盛宴。繼北部院區「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獲得廣大迴響,南部院區「江戶浮世之美」、「抵岸—海洋東南亞的文化交會」陸續登場後,10月院慶迎來三大重磅特展。「皕宋—故宮宋版圖書觀止」是故宮史上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宋版圖書特展;「千年神遇—北宋西園雅集傳奇」則讓蘇軾〈書前赤壁賦〉、黃庭堅〈自書松風閣詩〉、米芾〈蜀素帖〉等稀世國寶齊聚,加上東博與法國賽努奇亞洲藝術博物館的珍稀借展,再現千載難逢的北宋藝壇盛景。橫跨南北院區的「甲子萬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特展」,則以時間為軸,聚焦故宮發展的關鍵轉折。而最令藝術史迷翹首期盼的,莫過於北宋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三幅巨碑式山水名作,將自11月11日起首度於故宮南院聯合展出,限展42天,為百年院慶寫下歷史新頁。
.
從臺北到嘉義,從捷克到法國,故宮正以「全民的故宮」與「世界的故宮」為願景,讓臺灣走向世界,也讓世界走進故宮。「故宮100+,正以無可比擬的文化底蘊,輝映下一個璀璨百年。」
.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