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dart 20250714 161810381 copy 2306x1730 1024x768 1

由金曲歌后李竺芯法式台語專輯《Suí 水》來看「當Google翻譯願意發出台語之聲,我們才開始與世界對話,輸出的是整個華人文化傳承。」– 從語音到文化的數位復興之路。

由金曲歌后李竺芯法式台語專輯《Suí 水》來看「當Google翻譯願意發出台語之聲,我們才開始與世界對話,輸出的是整個華人文化傳承。」-- 從語音到文化的數位復興之路。

gridart 20250714 161810381 copy 2306x1730 1024x768 1

gridart 20250714 161810381 copy 2306x1730 1024x768 1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在這個Google翻譯可以說五百種語言、卻無台語口音的時代,金曲歌后李竺芯選擇用一張《Suí 水》專輯,教世界重新傾聽「未被輸入法接納」的語言。不是因為潮流,而是因為記憶。這張專輯不只是音樂作品,更像一場文化的奪島行動:她用法式電音搭台語,讓台語像香檳一樣,既高雅又帶著鄉愁氣泡。李竺芯在唱,Google還在學。她的發音早已準確到位,AI的語音卻還在台灣海峽漂流。這不是科技的問題,而是文化排序的選擇:在OpenAI開發多語模型時,誰的語言被納入預訓練?誰又只能默默存在YouTube字幕與地方戲曲裡?語言在世界平台上的地位,其實也是一場隱形的文化外交。

從「Suí 水」到「數位語音」,從「咱的話」到「數據的語料」,台語正面臨一次集體轉生的機會。李竺芯把這場轉生唱得纖細、性感、詩意,卻也提醒我們:文化的保存不能靠演算法,要靠說、靠唱、靠一首首甘願輸入拼音的堅持。也許Google還在工程師手裡反覆訓練『Tâi-gí』音節,李竺芯卻已唱到第十張台語實驗電音專輯了——她早一步讓聲音成為文化外交的母語。但那一天到來前,她用自己的聲音先幫我們說出口:「有聲台語,才有聲的我們。」這不是復古,是未來。因為未來的語言,不只是你能聽見什麼,而是你選擇讓誰被聽見,最終讓世界聽見。
gridart 20250714 161912524 copy 2367x1776 1024x768 1
用台語說世界,用文化走天下。《用台語與英文雙向教材:再創由舌尖出發的台灣與世界文化的文創復興》文化的軟實力,引領東方的文化復興。「以台語為基礎,建構數位時代新東方文藝復興」,從文化切入、商業加值、技術應用、推動國際語音系統(如Google、Siri、AI)對台語的標準化與辨識優化。開發台語與英語介面的雙語學習APP與國際教學平台。打造以台語為聲音基底的動畫影集與雙語教材,讓OTT平台首次聽見『來自南方的古語之歌』。
台語,仍舊保存著中文古語的靈魂,那是藏匿在聲韻深處的古韻回響。正因如此,我們用台語作為學習英語的橋樑,不僅僅是在教一門語言,更像是在為台灣文化補上一塊中文文明中流失的精神拼圖,藉此與全球重新展開一場文化的對話,開啟屬於台灣的全新世界觀。 台語的韻律結構在漢語語系中屬於保存最完整的一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語言學研究指出,台語韻腳的完整性,有助於理解中古漢語的發音規律,甚至在AI語音合成中,成為重建古漢語聲音的關鍵資料。 台語歌仔戲中那些婉轉動人的押韻與節奏,其實是中文古典詩詞的現代回聲。當我們用台語的韻腳去教英語發音,不只在練習口腔肌肉,更是在激活一種古老而深厚的文化記憶,打造出獨樹一格的雙語學習模式。台語,不只是台灣母語的日常溝通工具,而是一把中文時光之鑰,直接開啟中古漢語的華人文化寶庫。這種語言的活化,不只是文字的考古,而是文化精神的再造。台語成為一條橋梁,從古漢語延伸出一場新生的東方華人文藝復興,不僅在詩詞歌賦、書畫音律上重現東方美學的輝煌,更在數位時代下,結合AI與數據科技,讓古老文明跨越時空,注入現代生命力。 中文字,搭配台語韻腳,像是一首歷經改寫的交響曲,曲調古老卻又跳動著新意。文化的生命力,不在於固守文字本身,而在於如何用「活的聲音」將它傳唱、發揚,讓下一個世代在吟唱中,感受到那份千年的溫度與韻味。 借助數位文創與AI,將古漢語的美學與現代科技融合,創造屬於東方的新文化霸權。
想像一下這畫面:你打開Google翻譯,不再只是繁體中文、簡體中文的冷冰冰選項,還多了「台語發音」的溫潤音符。點下去,機器人開始說台語,那帶著古韻的韻腳與節奏,瞬間讓你的手機像是從台南小巷弄走出來的老故事家。這不只是語言包的升級,而是一場軟實力的革命。Google這麼一做,等於向全世界宣告:台語不是地方土話,而是有其獨立文化地位的語言系統,且足以跟繁簡體中文並列。更妙的是,台體發音的加入,會讓AI語音識別與合成為台灣創造了一條文化自主的數位通路 ,  這條通路讓台灣的文化DNA能夠直接輸出,讓世界聽見真正的「台灣聲音」,不只是文字,而是聲音的文化身分證。語言的未來,不僅靠科技實現,更要文化自己爭氣。
Google若願讓台語說出口,世界就多了一個可以傾聽華人文化靈魂的入口。這不只是語音辨識的進步,更是語言政治的進化。讓機器說出台語,是讓未來的孩子知道,他們的聲音,也值得世界回應。李竺芯唱的不是歌,是一段被數位世界遺忘的母語記憶;而這記憶,將是東方文化復興最清亮的一滴《Suí 水》之音,言未盡,已入心。(照片
: 金曲獎)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