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傳媒娛樂時尚中心總編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國立故宮博物院迎來「故宮100+」百年院慶,館內收藏的文物與臺灣製造的工藝首次形成完整對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攜手故宮,簽訂「MIT微笑協力店暨網路協力店合約」,推出「匠心臺灣・百年新藝」聯名系列商品,試圖在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產業之間架起新的橋樑。今日活動現場,產業發展署邱求慧署長、故宮黃永泰副院長以及中衛發展中心謝明達董事長共同為展區揭幕,154件跨域創意產品在光影間閃現各自的風采。這次聯名的22家臺灣業者,涵蓋家電、紡織、石材、袋包與鞋類等多元領域。產品將故宮典藏的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玉辟邪、富春山居圖、快雪時晴帖等經典文物,透過設計師的巧思轉化為生活中可感受的質感用品。每件作品既保留文化底蘊,又注入實用美學,使觀者在熟悉的日常中,觸摸到臺灣文創的細膩與巧思。
邱求慧署長在致詞中指出,面對關稅與匯率波動等國際變局,產業升級轉型勢在必行。他強調,除了運用人工智慧與科技提升競爭力,業者也可以透過美學與內容加值,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故宮作為臺灣文化瑰寶,透過跨域合作將藝術價值注入各式產品,讓家電、眼鏡、充電樁等日常物件擁有獨一無二的文化氣息。產發署長期鼓勵業者研發創新產品,提供研發補助資金與各種輔導資源,協助產業升級轉型。本次合作經過多輪腦力激盪與設計調整,154項聯名產品從概念到成品,每一步都融入文化審美與工藝匠心。故宮也對業者提供免商標授權金及減免銷售權利金支持,展現文化資源共享的務實策略。
黃永泰副院長身兼故宮品牌長與永續長,他全程參與MIT台灣金選商品的審查,並強調故宮成為第24家MIT微笑協力店的意義。他表示,「匠心臺灣・百年新藝」聯名精品涵蓋文創生活用品、家電、家居擺飾、成衣、織襪及戶外時尚配件等多元品項,共計154件商品。每件作品以故宮典藏為靈魂,結合臺灣製造的工藝與設計,不只是商品,更是一種生活美學的延伸。聯名系列亦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許多產品在材質與製程上導入環保概念,呈現故宮作為文化場館在永續推動上的示範角色。此次聯名合作涵蓋22家臺灣優質業者,領域橫跨家電、袋包、成衣、陶瓷、鞋襪、玩具、眼鏡及車業,包括聲寶、薩柏科技、陸詰科技、詮勝國際、迪爾國際、客制化科技、宥森企業、珀興企業、煒展國際企業、斯傑利企業、奇鈺石業股份、鎮一大理石、上比實業、洽維企業、澄朗興業、辰鼎窯、清淨海生技、中華汽車工業、微星科技、柚子軒網路行銷、艾德國際及普德家電,企業代表皆到場共襄盛舉。黃副院長指出,透過多次腦力激盪與設計打樣,154件商品將故宮收藏如翠玉白菜、肉形石、富春山居圖及墨玉貓等經典文物轉化為生活中可使用的美學用品,讓文物不再只是觀賞品,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展區設於故宮B1多寶格商店區,並同步於故宮精品網站商城販售,民眾可以在參觀故宮之餘,將這份融合歷史與現代的生活美學帶回家。百年故宮的收藏因而有了新的生命,每件產品都是文化向日常的橋梁,也是臺灣製造精緻工藝的最佳註解。透過這場展售活動,文化的深度與產品的溫度在空間中相遇,觀者能感受到臺灣工藝與文物之間的優雅對話。154件作品像是一場生活中的微型展覽,將文物的故事轉化為可觸摸的美好,也讓每個細節都在提醒人們:歷史的重量與創新的輕盈,可以共同在日常中綻放光彩。展出時間即日起至九月底,國內外旅客皆可前往多寶格商店區或線上商城選購,親身體驗臺灣文創的新魅力。(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