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傳媒娛樂時尚中心總編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每到歲末,台北總會在某個瞬間亮起一種不同於節慶的光,那不是炫目的煙火,而是一股專屬創作者的能量。今年的「2025 Taiwan Creative Content Fest(TCCF 創意內容大會)」,在文化內容策進院的籌辦下,再次在城市的節奏裡掀開創新叙事的帷幕。這屆提案大會匯聚 44 個國家、近 700 件企畫案,從劇本到動畫、從紀錄片到出版,宛如一座跨媒體的內容星系逐步成形。超過 41 項獎項、總獎金達新台幣 1,010 萬元的嘉勉,像是一種象徵 – 台灣正以內容為語言,重新向亞洲文化經濟提出自己的坐標。

活動現場的嘉賓陣容濃縮了產官學界的樞紐力量。文策院董事長王時思、院長王敏惠、副院長張文櫻,與環境部部長彭啟明、前文策院董事長蔡嘉駿、嘉義市文化局局長謝育哲、新加坡新傳媒吳玲玲、集集創造娛樂執行長段奕倫、TVBS 娛樂事業部副總經理郝效祖、民視節目事業群國際行銷部執行長謝慰雯、聯經數位文創董事總經理李彥甫、杰德影音創辦人暨執行長林志杰等人,共同見證台灣內容產業正處於關鍵升速的時刻。產業鏈每一個環節都在大會中找到對話的位置,彷彿一部文化引擎正在高速調校。
.
今年最具象徵性的亮點,來自林志玲首次以個人名義設立的「林志玲未來力量獎」。她成為 TCCF PITCHING 提案大會上首位以藝人身分設立專屬獎項的創作者。獎項聚焦長片、動畫、紀錄片三類,各別提供新台幣 50 萬元,共 150 萬元,以支持以「女性議題」為核心的原創影視作品。她在典禮上的語句格外直接,透露評選過程的掙扎:「我到最後一刻(Last Minute)還在掙扎,有點三心二意,本來想要選的不能講出來。」語氣誠懇,毫無修飾,反而呈現創作者面對選擇時的真實心境。她更進一步點明自己的決定:「最後還是選擇了一個和女性議題有關的。」以及「我覺得女性議題相關就有可能過獎。」彷彿為這屆 TCCF 拉出一道隱性的主題線 – 女性視角已成為當代創作的重要文化力量。她也已決定不出席今年金馬獎,將更多心力投注於影像創作與社會議題推動,使其身分從演員向文化行動者延伸。
.
同場受到關注的還有張鈞甯。她以出版與漫畫文本評審及頒獎嘉賓身分亮相,展現身為「內容思考者」的成熟姿態。自法律背景出身、以實力派演員為人熟知的她,近年逐步轉向製片與經紀公司經營。她相信演員的角色不止於表演,而是創作的思考端,她常說:「演員不只是表演者,而是講故事的人。」這個理念已成為她製片實踐的基礎。她連結導演、編劇與平台,推動兼具社會觀察與人性深度的作品,使她的經紀品牌成為新生代創作者的重要孵化基地。她的轉型不是光鮮亮麗的跨界,而是一種構築內容環境的耐心工程,讓創作者能以誠實姿態自由呼吸。

頒獎結果揭曉後,最受到熱議的莫過於製作人王莉茗,她的《分手擂台,你還愛我嗎?》囊括 udnFunlife 延伸潛力獎、TVBS 故事影響力大獎、民視福爾摩沙新創獎、MyVideo 內容力量獎、東森原創 IP 潛力獎五項殊榮。她以生日遇上頒獎的巧合,淡淡一句「帶來了好運」,在笑意中透出創作人最純粹的滿足。鏡文學也以三部作品展現文字與影像跨界的能量。《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獲「我推的故事獎」,《流氓書店》摘下文策院故事大獎,《香蕉與樹的約定》獲「榮耀潛力改編獎」。允晨文化馮勃隸的《末日之前不要睡著》贏得遠傳 friDay 影音原創故事獎;冉色斯動畫《餓鬼宴席》獲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獎。年度最大獎 TIACCA x CNC Award 則由日本 Moon Road Media & Film 的《My Camra MyGun.》奪下,為跨國合作開啟新一章。
.
夜色漸深,燈光仍在場館內流動。今年的 TCCF 給人的感受,不只是一次內容成果的展演,而是一場台灣文化自信的集體書寫。從女性議題的敏銳凝視,到跨國合作的成熟姿態,從創作者的堅定信念,到內容產業鍊的全面躍升,台灣正以柔軟卻堅固的方式,在亞洲文化版圖刻下更多屬於自己的座標。當影像成為思想的容器、當故事成為時代的語言、當創作不再依附市場,而能牽動市場,內容產業就不只是產業,而是一種文明形式的再生。在這個數位光影交錯的年代,真正照亮未來的,從來不是舞台上的聚光燈,而是那些仍願意相信影視音能改變世界的人。

.
「創作不是追逐掌聲,
而是為未抵達的時代預留明亮的路。」
.
(部分照片翻攝FB)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