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這不是一部單純的紀錄片,而是一場通往夢境與現實交界的旅程。當全世界都向數位奔馳,宮﨑駿仍選擇緩慢地,用鉛筆與紙描摹出飛天少女、貓巴士與森林神祇。他不是抵抗科技的人,而是一位堅信「人之所以為人」還有柔軟與筆觸的創作者。紀錄片《宮﨑駿的奇幻世界》即將在台灣上映。這是一封寫給大師的情書,也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如何在喧囂與災難中,渴望一片綠意、一縷風聲、一點點溫柔的畫面。這部片不只是為了讓影迷掉淚而拍,它同時入選第81屆威尼斯影展「威尼斯經典」單元,讓全世界重新端詳那位用動畫說真話的老男人,如何用想像力反抗現實,用奇幻叩問人類與自然之間早已破碎的關係。從《風之谷》到《魔法公主》,從《神隱少女》到《霍爾的移動城堡》,這些作品從來不是單純的童話,它們隱含的是生態災難、文明焦慮與成長痛苦的集體潛意識。而本片導演里奧・法維耶則用紀錄片的方式,試圖解構那座名為「宮﨑駿宇宙」的迷宮。他說:「宮﨑駿的電影是一套人生工具箱。」這句話聽來有點浪漫主義的氣息,但在今天這個世界,不就是每個人都渴望一把能解開生活死結的工具?這些動畫,就是那樣的存在——它們教會我們如何失落、如何堅持、如何原諒,以及如何與這個不那麼美好的世界和解。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不流於粉絲式的讚頌,而是透過眾多重量級思想家的觀點,建立一套思想座標系。從吉卜力三巨頭之一的鈴木敏夫,到宮崎吾朗,再到《宮﨑駿世界》作者蘇珊娜・皮爾、《宮﨑駿全書》的葉精二、《生態地存在》的提摩西・莫頓與生物學家福岡伸一……這些受訪者從不同學科切入,讓我們重新思考,動畫中的那棵樹、那塊苔蘚、那場森林大戰,到底在說什麼?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理論,而是一次次柔軟、樸實的眼神對話。一位企業副總在觀影後表示:「整部電影並不是奔著永續去製作,但駿爺對自然與故事的處理,早已將永續精神深植其中。」這樣的觀察,比任何口號更真誠。他一生退休無數次,又復出無數次。這不是戲碼,而是創作的殘酷現實,當你不願妥協,又熱愛世界,那你註定得一次次回到戰場。《宮﨑駿的奇幻世界》也深入探索他年輕時的困惑、對社會現象的敏感、對戰爭的厭惡與對孩子的理解。他筆下的少女從不是軟弱的等待者,而是奔跑、抵抗、尋找自己的名字的存在。紀錄片以時間為軸,串起11部經典動畫,從角色到世界觀、從技術到精神,為我們鋪陳出那條從孩童幻想到人類困境的細膩弧線。這不只是創作軌跡,更是人性的縮影。
片商當然知道宮迷有多瘋。今年首波特典是限量「大師手繪版A2原文海報」,已夠誠意,沒想到緊接著又宣布加碼:本週日(5/12)加開《動畫大師宮﨑駿的夢想與初心》聯映特別場,觀眾可一氣呵成觀賞兩部紀錄片,更可拿到兩款A3特典與最經典的《龍貓》場景膠捲卡。這不只是影迷聚會,更是一次心靈補給。宮﨑駿從不高聲呼喊什麼偉大口號,他只是靜靜地畫,一筆一畫中,藏著對世界的愛與惋惜。進電影院,讓我們回到那個相信森林裡有神靈的年紀;也許從這部片開始,我們可以不再只是懷舊,而是真正去思考,怎麼在這個不再純真的世界裡,活得像個人。(照片:甲上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