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pp13

《角頭-鬥陣欸》張威縯:「好萊塢有《教父》,日本有北野武,韓國有《新世界》,那台灣呢?我們要拍出屬於自己的江湖。」

《角頭-鬥陣欸》張威縯:「好萊塢有《教父》,日本有北野武,韓國有《新世界》,那台灣呢?我們要拍出屬於自己的江湖。」

b4pp13

b4pp13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如果說美國黑幫是雪茄與義大利襯衫,日本黑幫是和服與沉默的刀,那麼,台灣黑幫最迷人也最難描繪的文化,或許是那壺飄著高山茶香、表面談笑風生、實則棋盤已布的茶。今年暑假,《角頭》系列全新力作《角頭-鬥陣欸》即將在8月21日全台上映,並於今日發布首張國際版海報,沒有主角,沒有臉,只有四雙刺青手臂,圍坐於一張佈滿天九牌與現金的茶桌前,香菸未熄,手槍未動,唯有那壺仍未喝盡的茶,吐露一場角頭之戰的前哨。這樣的設計不是偶然,而是導演、編劇與製作團隊一次文化策略的集體運算。因為在《角頭》的宇宙裡,最可怕的,不是衝鋒槍與棍棒,而是「還沒開打,就已輸贏分明」的談判桌。由曼尼娛樂、影一製作所、浪凡網科與風度影業聯合出品,巧克麗娛樂製作,《角頭-鬥陣欸》不僅承接去年票房飆破2.3億的《角頭—大橋頭》劇情,更是整個《角頭》宇宙的「關鍵橋段」,填補自第一部起長達十年的脈絡縫隙,完成屬於台灣本土黑幫史詩的時間軸拼圖。正確的時序是這樣的:《角頭-大橋頭》是起源,接著是即將上映的《角頭-鬥陣欸》,再來依序是《角頭-浪流連》、《角頭2:王者再起》,最後回到原點,《角頭》初代。如此構建出的,是一套不輸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宇宙的黑幫敘事結構,只不過,這裡沒有拯救世界,只有堅守地盤。
b4pp14
這次發布的國際版海報,刻意不露面孔,但四個角落的手臂卻像是武林帖,預示著四大角頭即將展開的新一輪角力,他們的刺青,成為身分的印記;茶壺、茶杯,則是台灣黑幫文化中極為獨特的「交涉道具」。監製張威縯指出,「喝茶文化」其實根植於過往台灣商務習慣中,壺與葉不只是待客之道,更是階級的分界線。若端出的是阿里山烏龍或凍頂高山,代表對方是貴客;若僅用家用茶葉應付,那麼坐上這桌的人,也只能當個看戲的配角。而《角頭-鬥陣欸》的核心場景,北館茶桌談判戲,正式以這文化語境出擊。由高捷飾演的「北館貴董」、王識賢的二把手「阿仁」,對上喜翔飾演的「東門幫喜爺」與Ben白吉勝飾演的Ben,四人看似寒暄,實則殺意橫生。尤其喜翔那看似慈祥的笑容,反而為這場戲抹上更多懸念與不安。《角頭—大橋頭》翻譯成15國字幕、上架190國家,短短一週內便在6個國家進入TOP10,甚至打進奈及利亞排行榜。這不僅是票房的勝利,更是文化輸出的異數,彷彿一記來自台北街頭的反問:誰說地方的故事無法感動世界?義大利烏迪內遠東國際影展的首映場上,《角頭—大橋頭》更獲滿堂彩,儘管演員未能親臨現場,高捷等主創預錄的致詞影片仍博得全場掌聲。黑幫電影從來不只講打架,更講道義,而道義這件事,是全世界都懂的語言。導演與監製坦言,《角頭-鬥陣欸》並不追求華麗美術或道德高地,而是更深入去描繪權力交換、話術博弈與信任破裂背後的真相。「好萊塢有《教父》,日本有北野武,韓國有《新世界》,那台灣呢?我們要拍出屬於自己的江湖。」張威縯語帶堅定。而這部電影選擇用「喝茶文化」說話,無疑是把暴力與血性,轉化為一種優雅的提問:當你坐上桌時,你喝的是誠意,還是試探?(照片:曼尼娛樂)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