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 1p14 1

台北愛樂少年樂團《唯我獨尊V》奏響青春樂章 少年獨奏×交響大團的華麗對話

台北愛樂少年樂團《唯我獨尊V》奏響青春樂章 少年獨奏×交響大團的華麗對話

a8 1p14 1

a8 1p14 1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在這個資訊爆炸、娛樂選項過多以致心靈疲乏的時代,有一場音樂會,選擇讓天份與紀律說話。它沒有燈紅酒綠的娛樂噱頭,也沒有煽情催淚的節目鋪排,它用一把中提琴、一支單簧管、一支長笛,甚至是一把厚重而低沉的低音提琴,告訴你什麼是青春最純粹的重量。《唯我獨尊V》2025台北愛樂少年樂團協奏曲音樂會,將於5月25日(日)下午2點半於中山堂中正廳華麗登場。這是一場充滿稚氣而毫不幼稚的音樂會,是少年們穿著正式禮服、腳步仍青澀卻手中樂器閃耀自信的成人禮。台北愛樂少年樂團將與四位經兩輪激烈選拔脫穎而出的少年獨奏者,攜手呈現一場屬於未來的音樂盛典。這是一場沒有冗言的大秀,一場沒有過度包裝卻處處細節精緻的演奏旅程。演出的協奏曲不僅對演奏技巧提出高度挑戰,更對這些年輕音樂家提出藝術思維的提問:你如何用四分之一個樂章,說出一段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此次登台的四位獨奏少年,將演繹四首風格各異、充滿挑戰性的經典曲目。波特西尼那首如低音提琴界瑪麗亞·卡拉絲的《b小調第二號低音提琴協奏曲》,在手指尚未長繭前已先學會厚重的低音語言;而浪漫派長笛名曲萊內克的《D大調長笛協奏曲》第三樂章,則考驗吹奏者的肺活量與輕盈飛舞的表現力。芬蘭作曲家克魯塞爾的單簧管協奏曲,則是另一次屬於木管樂器的魅惑展示;最後,由福賽斯撰寫、極少在少年音樂會中出現的《g小調中提琴協奏曲》,彷彿在為這項常被低估的樂器正名。
a8 2pp03
如果協奏是對個體的讚美,那麼交響則是對群體的歌頌。台北愛樂少年樂團此次也精心準備了多首兼具戲劇張力與色彩層次的交響作品,讓這場音樂會從個體之聲,延伸至集體共鳴。開場選擇的是舒伯特的《羅莎蒙》序曲,一如新月般悄然掀開音樂的面紗,清新典雅,宛如午后茶會中的第一口伯爵茶。而下半場的葛令卡《盧斯蘭與魯蜜拉》序曲,節奏明快、旋律飛舞,是俄羅斯音樂的熱血篇章。這兩首作品,一靜一動,一溫柔一熱情,構築出節目結構的美學對位。但最富想像力的,是音樂會尾聲的兩首奇幻作品。聖桑斯的《骷髏之舞》,一曲以小提琴模擬骨頭敲響之聲的詭譎舞曲,不但考驗技巧,更考驗幽默與節制的表演能力;而穆索斯基的《荒山之夜》,那段緩慢堆疊、如風暴席捲般的音響景象,足以讓一間演奏廳瞬間變成黑夜中的魔法森林。《唯我獨尊V》不只是一次演出,它是這些孩子走向更寬闊舞台的一次踏步,是將手中的樂器轉化為語言的開始。此次音樂會由指揮劉柏宏與游家輔共同帶領,兩人一剛一柔,一內一外,精準拿捏每一段樂章的呼吸節奏,協助少年樂團在技術與情感之間達到平衡。台北愛樂少年樂團至今已邁入第二十個年頭,秉持「以音樂陪伴少年成長」的理念,每一次演出都是他們與音樂之間最誠實的對話。從八歲的孩童到十八歲的少年,這些音符背後藏著練習的汗水與夢想的重量。而這場音樂會,便是一次青春與實力的對話,也是對觀眾最深情的一場邀請。詳細節目與購票資訊請洽 OPENTIX售票系統及台北愛樂官方網站。在這個充滿快問快答的年代,給自己一個午後,靜下心來,聽一群孩子用樂器說出心裡話,那也許比任何言語都更貼近你遺忘已久的自己。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