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當我們談論進步,不該只是讚嘆過去的光榮,更應瞭望未來的可能。5月24日,正值台灣同婚合法化滿六週年,彩虹平權大平台攜手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全球創新中心,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跨界論壇,主題幽默又深意十足:《蛤~彩虹搞什麼?》。這場活動不僅是紀念,更是檢視、對話與行動的現場,匯聚了近百位關注性別議題的學者、民代幕僚、非營利組織工作者與學生,從研究到政策,從文化到行動,交織出台灣多元性別運動的新脈絡。論壇以「登入異世界」為意象,將多元性別運動比喻為一場持續拓展、充滿未知的冒險旅程。這趟旅程不靠運氣,而是靠實證、連結與激勵。本次論壇設計了三場主題座談與一場實作工作坊,每一場都像一個冒險關卡,考驗的不只是知識與態度,更是一場關於民主深度的實作練習。首先登場的是「研究與調查」專場,由彩虹平權大平台研究員鄭媛心、《報導者》影音製作人方君竹與開放文化基金會研究經理湯家碩分享實證資料如何為性別倡議注入力量。鄭媛心指出,大平台始終強調以數據與故事並重的方式推動政策倡議,用證據打開社會對話;湯家碩則將「核心意識」、「資料蒐集」、「解決方案」三者視為實證倡議的黃金三角,強調每個政策溝通都需要建立在深思熟慮的脈絡之上;而方君竹則以影音製作經驗提醒,當代資訊接收者習慣視覺敘事,如何將深奧研究轉化為易懂又具感染力的內容,是傳播者的重要使命。
第二場「聯盟與串聯」座談,則由同志熱線副秘書長彭治鏐主持,與台北市議員顏若芳、專案顧問邵敏儀及彩虹平台執行長鄧筑媛對談,直指倡議成功背後的集體力量。顏若芳分享在議會如何透過性別平等跨黨派連線,將同志議題納入正式討論,即使遭遇保守勢力反對,也能以集體發聲方式拉高聲量。邵敏儀則從國際實務切入,表示台灣的性別政策若能與亞洲其他國家建立聯盟,不僅可互相借力,也讓國際社會看見亞洲多元文化的進步潛力。而在第三場「鼓勵代替批判」的討論中,彩虹平台副執行長林均諺邀請立委蘇巧慧、原住民創作歌手巴查克.Pacak及華夏玻璃集團執行長廖冠傑,從政治、文化與職場三個角度切入,分享何以「正向力量」更能成為推進社會改變的引擎。蘇巧慧表示,PrideWatch彩虹選民指南不僅是公民工具,更是一份對性別友善民代的肯定;巴查克則分享獲得Q POWER精神獎的榮耀,對身為LGBTQ原住民創作者而言是一份巨大的鼓勵與認同;廖冠傑則強調,DEI(多元、公平與共融)文化是企業創新的基石,唯有接納多元,才能激發真正的決策活力。
壓軸登場的實作工作坊則像是一場小型公民練兵場,邀請50位參與者針對租屋歧視、同志參政、人工生殖、職場友善、性別友善空間與網路仇恨言論等六大議題,進行團隊研討與行動規劃。參與者需設計策略藍圖,模擬倡議提案,並學習如何在真實環境中推動政策與溝通。這場論壇最令人動容的不僅是議題的深度,更在於它回應了社會氛圍的微妙轉變。根據最新調查,民眾對某些同志議題的支持度略有下滑,提醒我們平權之路從不自動延續。彩虹平權大平台強調,「同志政策要推進,社會共好才能行」,未來仍需努力推動平等法、人工生殖法修法、醫療場域性別意識強化與友善公共空間建置。六年前的那一日,台灣讓世界看見一個自由社會的決心;而六年後的今天,我們更需要以行動持續證明,那不只是一個歷史的高峰,更是一場從未結束的旅程。彩虹未完待續,而每一位參與者,都是下一段冒險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