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台北愛樂少年及兒童合唱團本月三十日整隊啟程,近五十名團員像一群背着樂譜的小候鳥,由桃園機場筆直飛向北美。目的地是加拿大卑詩省波威爾河的 Kathaumixw 國際音樂節——這個兩年一次的「合唱奧運」,五天內匯聚二十五支勁旅,從清晨營隊課一路唱到夜色微藍。主辦方安排大遊行、比賽、工作坊與社交活動,讓參賽者在競技與寒暄之間迅速完成文化輸血。台北愛樂此行囊括「童聲組」與「民謠組」兩項角逐,另有四位小將挑戰獨唱賽,他們肩負的不只是分數,更是台灣在國際童聲版圖上的座標定位。比賽之外,合唱團還排定三場跨城聯演。七月六日先在溫哥華神論派教堂與在地「白鷺鷥與水牛合唱團」對唱,藉由雙方母語交錯展示太平洋兩岸民謠的呼吸法;七月八日轉戰西雅圖,與「蜂鳥兒童合唱團」及「融融合唱團」在台灣聯合長老教會同台,讓多元曲風碰撞出北緯四十七度的聲波漣漪;七月十三日則在洛杉磯以馬內利宣聖會與「南加兒童合唱團」合力收尾,為兩週巡演畫上悠長顫音。
這趟旅程的順利啟航離不開西雅圖僑務委員會、溫哥華東寧書院、北美洲台灣婦女會溫哥華分會,以及多個僑團與校友會的資金與人力。若說外交部常以成人合唱團進行「國家行銷」,那麼台北愛樂主打的童聲牌更顯純淨,既無政治口號,也少了商業雜訊,只剩清亮共鳴與準確音高。一曲唱畢,觀眾心裡雖不見青天白日滿地紅,卻早已對 Formosa 發出迴響。從台北到波威爾河距離八千公里,對平均年齡十二歲的孩子而言是飛越半個地球的聲音成人禮。無論賽果,他們終將學會在異國指揮手勢下準確起拍,也會懂得在不同語言的掌聲裡辨識自己。當最後一個和弦在洛杉磯教堂穹頂消散,這些小歌者或許只想趕緊脫下合唱鞋,但台灣的文化音符已悄悄隨他們的回程機票飄回太平洋彼端,等待下一次被重新譜寫。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