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我們正活在一個連詐騙集團都會用AI語音模仿你媽叫你匯款的時代,卻還有人說:「人工智慧會讓人類進化」。這話聽起來就像:「喝酒能變聰明」,荒謬到讓人想乾一杯。真正的問題不是AI聰不聰明,而是人類本來就不太會用腦袋。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認真思考過,思想到底是什麼?
.
如果思想是一顆球,東西方看法根本不在同一個宇宙。西方的哲學像是對思想球體做病理切片,一刀一刀,一層一層,分類邏輯、數據演繹、語意解析,彷彿只要切得夠細,就能理解宇宙的心跳聲。但結果是什麼?一張張PDF式的真理、一頁頁無法回應存在焦慮的理性文書。至於東方呢?則是站在球心靜靜地閉上眼,從中心發出一束光。它不分析,只貫通;它不拆解,只體悟。從一點直通全體,卻常常讓人聽不懂:「這……到底在說什麼?」
.
AI是個完美的切面助理工人,卻無法成為發光的設計師。AI之所以厲害,是因為它是西方哲學的機器孫子。演算法、數學模型、語意分析、機率預測,全都是來自西方文明的切面訓練。AI能分析你昨晚的搜尋紀錄,預測你今晚寂寞與否,卻無法回答:「你為何而活?」它能告訴你哪一種標題點閱率最高,但說不出哪一種人生最值得點閱。因為它沒有「球心」。更準確地說,它沒有人性,也沒有推理它為何要有。而易經,恰好是AI該學的第一本哲學書。《易經》不講控制,只講變化。64卦不是預言,是宇宙變動的語法,是最早的演算法設計圖。東方哲學教我們:不在有之中追求滿足,而在空之中獲得自在。這,才是真正智慧的起點。而人類若只信賴那套「越快越好、越準越對」的AI哲學,只會走入資訊洪水的邏輯監獄,變成自己思想的勞改犯。
.
中文有著「多維空間語意穿梭」的好處,卻難以被AI完全解讀。中文是一種可以向東、向西、向南、向北行走的語言。它不受線性語序束縛,不以左至右為唯一的真理,更不將結論鎖死於句點之後。它可以橫書,也可以直排;可以由上而下,也能由右至左。它是詩,是畫,是象形的思維迷宮;是無需歐幾里得秩序也能自成邏輯的古老語術。對AI而言,這樣的語言充滿不可預測性,難以編碼,也難以完全解碼。因為中文不是單一軌道的輸入與輸出,而是在多維空間的語意穿梭。它更像太極中的陰陽流轉,一筆勾勒天心,一字藏著地勢,一句話可能同時為隱喻、諷刺與哲理。而人類的思想,正是因為這樣的語言而被鍛鍊成「可以斜走、不怕彎路」的智慧。這正是為什麼,當AI以邏輯為骨,我們仍需以語言為魂。
.
台灣是哲學球心的意外繼承人?這裡有趣了。當全球科技強權在AI軍備競賽中忙著「切球」,台灣這個小島卻意外扮演了一個古老語音載體與未來思維容器的雙重角色。台語是漢語古語的繼承,不是鄉音,是聲音的活化石。我們有自由思考的空間,不靠「偉人語錄」,靠全民酸民評論。我們不靠宗教統治,也不迷信科技霸權。 中文世界語言中不受線性語序束縛,不以左至右為唯一的真理,更不將結論鎖死於句點之後。這讓台灣成為東方文藝復興的試管,不是預謀,而是文明偶然撞進的迷人意外。正如紐約是歐亞移民的文化交融之城,台灣,也許就是數位東方與西方古典智慧的一次熱戀。
.
西方進步的荒謬:其實你只是補了一堵更聰明的牆 。別誤會,西方當然貢獻巨大。但我們也必須說句實話:它太常只追求「有」,卻不問「為何有」;只想更快,卻從不問要去哪裡。工業革命的龐大利益後是環境危機,網路革命的富可敵國的公司後是資訊焦慮與成癮,虛擬貨幣是去中心成了少數比特富翁,最後大都被詐騙及犯罪拿去用了。所謂的「去中心化自由貨幣」,無法可管的聰明犯罪的提款機。這不是未來,這是反諷劇本。「人性本惡」搭配「科技加速」,等於災難外送到府免運費。
.
我們總以為,科學與真理攜手同行,會帶來光明與進步。但歷史的實證總是太過誠實。就像愛因斯坦在紙上寫下那個優雅的公式 — E=mc²,猶如詩人吟出宇宙的呼吸;而奧本海默,則用這段公式召喚出末日的火焰。從理論的閃電到廣島的蘑菇雲,再到今日以「永續」為名運作的核能電廠,我們見證的不只是文明的進化,更是野心的退化。科技是神的語言,但也可能是魔鬼的口哨。那正是一種人類智慧與欲望共舞的場景:一邊以公式定義世界,一邊用炸彈解釋世界。這不是進步的線性故事,而是一場高等智慧的道德測試。上帝的算式、魔鬼的代幣:當人類發明了進步,也同時發明了自我毀滅
.
文明這回事,就像一場漫長的豪賭。我們一邊歌頌「進步」這個詞彙,一邊用它包裝著每一次災難的先聲。愛因斯坦發明了E=mc²,那原是對宇宙優雅運行的讚美詩,卻成為奧本海默製造地獄之門的鑰匙。人類的聰明從來不缺,缺的是道德的自制力。這一點,從核能電廠的誕生,到加密貨幣的誤用,皆是一脈相承的悲喜劇。當人類第一次拉下工業革命的拉桿,以為自己按下的是通往光明未來的快車鍵,誰知從此不再有黑夜,也不再有休息。煤煙遮住了日光,鋼鐵碾過了農田。馬克思說,資本讓一切物化為商品,但他沒有料到的是,到了21世紀,人連自我意識都能上鏈,販賣成虛擬代幣的碎片。E=mc²,曾是一行簡潔的數學詩,如今卻是人類自我毀滅的簡報標題。奧本海默站在新墨西哥沙漠,看著那場試爆的蘑菇雲升起,耳中迴響的,是《薄伽梵歌》:「我成為死亡,世界的毀滅者。」但世界沒有因此收手,反而從此愛上這種「毀滅中重建」的輪迴式快感。核能誕生了,但福島與車諾比也一併寫入史冊;網路誕生了,社群帳號成為新身份證,而隱私個資與真相卻像上世紀的古董,擺在博物館裡被懷念。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原本是自由的承諾,卻也成了洗錢的天堂。人性本惡這個假設,在密碼學與炒幣群組裡被一次次證實。我們創造出智慧城市,但無法處理自我封閉的孤獨感;我們建構去中心的世界,但權力只換了一套皮,從華爾街變成矽谷,再從矽谷轉手給一群匿名的深海巨鯨。
.
歷史不會說謊,它只是溫柔地重複著人類的盲目。每一次的「技術進化」,都藏著一次「倫理退化」的風險。這不是末日的預言,而是日常的註解。人類以為自己馴服了火,卻忘了,火從來不屬於誰。我們點亮世界,也點燃自我焚燒的可能。文明的進程就像一張越來越精緻的信用卡,可以刷爆的,不只是消費額度,還有我們能承受的代價。
.
「世界正在進化?還是退化?或是這一切都是自我夢想的笑話?」真正的未來不在更快的晶片,不在更大的資料庫,而在人類終於開始問「我們到底是誰」的那一刻。東方哲學提供的是「空」的思考,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留有空間給推理與選擇;西方哲學提供的是「有」的結構,讓我們把思想具象化、體系化、傳承下去。AI時代的救贖,不是AI變聰明,而是人類別再只是利用AI來強化詐騙、炒股與個人崇拜。否則,進化終將只是退化寫的一場笑話,還要我們笑不出聲。
.
中文不只是語言,更是一種世界觀的排列方式。也因此,AI能分析語義,卻難以預測語境。它無法掌握那句「話中有話」背後潛藏的百年文化傷痕,正如它永遠無法讀懂「江山如畫」究竟是盛世描寫,還是亡國哀歌。科技一次次驗證了人類的潛能,也一次次背叛了人性的局限。從蒸汽機到矽晶片,從網路革命到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每一次進化,最後都指向更細膩、更複雜的人性交易。什麼是自由?什麼是控制?什麼是真實,什麼是演算法餵食的泡泡人生?也許我們從未進化,只是學會了以更華麗的包裝掩飾自己的退化。也許所謂文明,不過是野蠻穿上西裝。於是我們不禁問:
.
「世界正在進化?還是退化?還是這一切,只是人類夢想出來的一場笑話?」
而今,阻止這場文明所謂「不斷失控的進化」的手,
也許不在矽谷那間巨型數據中心,也不在聯合國那張光鮮的外交桌旁,
而是在地球上我們每一顆還願意思考的腦袋裡,
超越那雙只看牛肉慾望利益的眼睛,
還願意線性思前顧後,縱觀古今未來的心裡。
.
或許,真實的革命,不是科技革命,而是思想革命。
在這場文明的狂歡與荒誕中,
願我們成為那群願意停下,願意懷疑,願意思索的人。(照片:翻攝官網)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