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傳媒娛樂時尚中心總編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在全球時尚產業掀起永續浪潮的此刻,臺灣紡織業正以科技與創意交融的姿態,重新定義「布料」的意義。當義大利強調工藝、法國堅守美學、日本追求細節時,台灣用科技與永續說出屬於未來的語言。由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委託、紡拓會執行的「紡織品整合行銷與商機開發計畫」,今年以 「重製未來:RECODE 2050」 為題,首次公開展演12套跨界設計師與紡織業者合作的精選服裝。這場秀,不僅是10月15日成果匯演的前奏,更像是一場為台灣布料打開未來想像的儀式。
從功能紡織到智慧纖維,台灣的布料研發早已從製造走向哲學。力鵬以垂直整合技術掌握從聚合到成布的完整鏈條,創造高機能運動布料;旭寬深耕圓編針織四十餘年,以彈性與舒適性奠基品質信任;興采以咖啡渣副產品再造「咖啡紗」,讓每一件衣服都帶著永續的香氣;豪紳打造能自動調節溫度的智慧布料,為服裝注入人工智慧的感知。大芳專注天然親膚系列,重現布料的溫度;崇躍的SUNMOR®防曬科技則將陽光轉化為時尚防護力;佳紡用可可纖維做出可穿的自然香氣;和明以「天然機能實驗室」思維,讓布料在自然與科技間自由呼吸。富宇、宏良、驊豐、惠喬、纖登、大成、偉全、野熊、五綸、莎美娜與東紡則分別在防護、AI、高能見度、防水、防污與再生布料領域開疆闢土,組成台灣紡織產業的星座矩陣。這些企業的共通點,是不再滿足於「製造」。
此次參與的六位設計師品牌——GIOIA PAN潘怡良、oqLiq、UUIN、CHOIR、SPFLOE、WEAVISM織本主義——正是回應這些提問的語者。她們將台灣布料轉化為時尚語言,讓科技有了形體,也讓永續變得可穿。GIOIA PAN潘怡良以極簡線條與流動輪廓構築出女性力量的柔韌;oqLiq從東方哲學出發,將針織語彙轉化為城市冥想;UUIN以文化底蘊結合機能布料,創造「日常中的詩意服裝」;而CHOIR、SPFLOE、WEAVISM織本主義則以街頭、都市與在地語彙,為永續賦予社會能量。在這場「布料交響曲」中,設計師不再是消費材料的人,而是與布料共創的夥伴。當科技提供可能,設計賦予靈魂——永續才真正變成一種生活的美學選擇。
當台北101董事長賈永婕出現在永續時尚活動現場,有人問起好友小S(金鐘獎主持人)的動向,她微笑,一貫聰明地拿捏在「爆雷」與「守密」之間的黃金比例:「我想她的服裝應該是一定會讓大家驚艷,馬上就快要可以看到她了。」賈永婕認為台灣廠商在開發機能性布料的努力,展現出結合科技、時尚與永續的高度創意。這種來自產業深層的能量,正是讓時尚有靈魂的力量–讓每一件衣服,不只是穿上身的設計,而是文明的一種回音。
興采董事長陳國欽微笑著說,這世代的時尚,不該只是布料的輕柔與剪裁的俐落,而該有靈魂的氣味。那氣味,來自日常生活中最尋常的一杯咖啡──經過再造,化身為一縷「咖啡紗」,讓每一件衣服都帶著永續的香氣,像是城市的良知,穿在身上。賈永婕親身體驗後,她一邊摸著布料,一邊連連稱讚。陳國欽表示,「這不只是科技,更是一種對未來的禮貌。」永續不再只是企業報告上的三個字母,而是化為一種可感的溫度、一種可以穿在身上的信念。
RECODE 2050 不只是年度展演,它是一場台灣對未來的宣言。從咖啡渣到AI布料,從街頭設計到高級定製,從功能到文化–台灣紡織業正以科技與創意交織出新文明的紋理。當布料不再只是「覆蓋身體的物質」,而是「延伸人類想像的語言」,2050 的時尚,或許將以台灣為布料原點,重新編織世界的永續故事。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