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中心/綜合報導
實價登錄,台北中山區天津街屋齡已45年的「天津大飯店」易主,由不動產租賃公司「吉緻生活」,以4.1億元買下8層樓,建坪590坪、地坪68.9坪的飯店,其中土地價值約3.9億元、建物價值1726萬元,仍做旅館經營,並預計在第四季重新開幕。
台灣房屋中山民生加盟店店東蕭佑寯表示,「天津大飯店」當初據傳整棟開價4.2億元求售,買方議價率僅2.4%,主要是因該案區位條件好,附近旅店業林立,對觀光有匯集效果,且鄰近捷運中山站,有觀光人潮,土地使用分區為商四、屬於角地,容積率達800%,儘管屋齡已45年,但其珍貴的在其土地價值,現階段仍繼續經營旅館,同時可整合周邊基地,擴大面積以做都更危老改建。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觀察,今年全台飯店易主的案例,台北像是大安區「安和旅館」,2月時由開發商以約9.2億元買下;桃園「晶悅國際飯店」3月時,由4家公司共同以約34.8億元入手,土地高達2千多坪;另外南部也有億元飯店交易,像是1.17億元的台南「遠悅飯店」、2.88億元的高雄「文賓大飯店」、以及3.6億元的「立多商旅」交易。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觀察今年不少老飯店或商旅交易,建物屋齡都30年以上,已達危老條件,且共同優勢是地段佳、建物面積大,轉手後主要有四種發展,第一種是看上飯店產權單純,地段便利,不少建商購入直接都更重建,改為飯店、商場、商辦或豪宅,後市發展潛力大。
第二種則是售後回租,新買家優先卡位,保留未來開發機會,原經營者將飯店出售增值部分獲利了結,且售後回租改走輕資產經營,降低資金壓力。第三,近期也有不少年輕新創公司,看好旅宿業發展,買下舊商旅,運用新的科技系統優勢,或串聯文創資源,透過綜效行銷,讓老飯店有新面貌。第四,亦有少數業者跨產業購入商旅,當商辦自用。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說,後疫情時代,許多人偏好出國旅遊,導致今年的國旅人潮走緩,甚至台灣10大飯店中有8佳營收比2023年還低,部分中小型旅館或老舊飯店也都受到影響,有些老飯店、旅店乾脆求售或都更,開發商也趁此時機整棟購入,將老建築重新改建活化利用。(責任編輯/謝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