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傳媒娛樂時尚中心總編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2025年8月30日,農曆七月初八,台北濟南路的獨立書店「左轉有書」暫時收起日常書香,封閉街道,將目光投向城市深處的歷史記憶。在不義遺址「青島東路3號」,昔日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看守所的陰影下,七十年來首度舉行「民主普度」,以文化中元祭典的形式,為白色恐怖時期為自由民主犧牲的先靈祈福。本次活動以「2025文化中元祭典:安魂送煞・永續台灣」為主題,集合四十個NGO、獨立書店、出版社與民俗團體,呈現「書魂市集×普度晚會」雙重場景。書店負責人張慧如指出,普度的核心是那些曾被押於「青島東路3號」的民主先烈,昔日被稱為「鬼門關」的禁地,承載著無數被壓抑的自由與血淚。「我們要讓他們知道,台灣人沒有忘記,也不會放棄。」出席嘉賓包括總統府資政、1979年美麗島大審受審者姚嘉文,辜寬敏基金會董事長、519白色恐怖記憶日推動者王美琇,立法委員、青島東路3號最久居民代表柯建銘,以及文史工作者曹欽榮與民俗亂彈主編溫宗翰。當天活動精彩紛呈。下午的書魂市集匯聚四十個NGO、出版社、獨立書店與民俗攤位,作家陳列、周婉窈等人進行接力短講,分享「為誰而寫、為何而讀」的思考與經驗。現場音樂演出由楊舒雅與裝咖人樂團帶來活力節奏。晚間普度晚會則邀請楊翠、李敏勇、蔡卡羅與陳俊宏接力發表,以文學、詩歌、社運與轉型正義為題,共同展開民主對話。全天普度儀式由道長陳柏瑜主持,從拜天公到押煞跳鍾馗完整呈現台灣本土民俗精神,最後由黃春生牧師帶領禱告與聯合祈福,彰顯多元文化的包容與韌性。
張慧如回顧,台灣自1949年5月19日實施戒嚴,長達三十八年又五十六天,曾是全球最長的戒嚴國家。解嚴後的日子雖來到,但威權的陰影仍深深影響民主發展。今年9月9日,台灣民主的天數將正式超越戒嚴,象徵性的「民主換日線」由此誕生,提醒人們自由的日子得來不易。
現場嘉賓包括總統府資政姚嘉文、519行動組合召集人王美琇,以及不義遺址最久居民代表柯建銘。柯建銘以住戶代表身份強調,今日的普渡是對這片土地上民主英雄的紀念,他表示在青島東路3號居住三十年以來,感受到先烈英靈的守護,也對台灣民主的未來懷抱希望。他回顧個人立志替父親討公道、反抗國民黨威權的初心,期盼台灣人能真正掌握自己的未來。姚嘉文則為柯建銘抱屈,指出全黨都有責任,應對外承擔而非內部責怪,並肯定其貢獻。這場文化中元祭,不只是紀念,它是一種承諾。青島東路3號的沉默空間,透過書店、民俗、文學與音樂的聲音,再次喚醒台灣社會對民主的記憶與尊重。在這片土地上,民主並非政黨的專利,而是每個人共同想像、共同守護的希望。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