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2p05

《搭捷運聽民歌》胡德夫、馬毓芬、丁曉雯、金智娟、靳鐵章、董運昌、蘇來、許景淳、殷正洋、李建復、萬芳、徐哲緯與許蒲生歌聲回到大安森林 五十年流轉如昨

《搭捷運聽民歌》胡德夫、馬毓芬、丁曉雯、金智娟、靳鐵章、董運昌、蘇來、許景淳、殷正洋、李建復、萬芳、徐哲緯與許蒲生歌聲回到大安森林 五十年流轉如昨

a3 2p05

a3 2p05

【品傳媒娛樂時尚中心總編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台北捷運公司繼去年北捷30週年於淡水站舉辦民歌活動後,今年再度以歌聲喚醒城市記憶。適逢「民歌五十」的重要時刻,特別邀請胡德夫、馬毓芬、丁曉雯、金智娟、靳鐵章、董運昌、蘇來、許景淳、殷正洋、李建復、萬芳、徐哲緯與許蒲生,共十三組歌手,於10月18日齊聚大安森林公園音樂台與草地廣場,帶來一場屬於台北的集體青春紀念。「1974年6月3日,我就在這片土地上,國際學舍體育館裡,舉辦了第一場個人演唱會《美麗的稻穗》。如今五十年過去,我從青蔥少年變成白髮老人,但歌,永遠不老。」胡德夫語氣沉穩,卻像再度召回那個時代的純粹。他還笑著回憶二十年前與妻子搭捷運去淡水的趣事,明明才55歲,卻被誤認為需要讓座的老人,「回頭一看,那人比我大十歲。」他說,捷運裡的溫暖人情,讓記憶也添了幾分柔軟。丁曉雯則說,今年「民歌五十」再次回到大安森林公園演出,格外有意義。這裡不僅是她住過的地方,也是她曾主持民歌音樂會的舞台,更鄰近「民歌客廳」陶曉清的家,象徵民歌的起點與歸處。對她來說,捷運是日常,也是創作靈感的泉源,「人生百態都在那裡流動。」萬芳的記憶,也繫在這片綠地與舞台。她曾主持「流浪之歌世界音樂節」,也參與余光中詩人音樂會,如今再度站上同樣的舞台,與胡德夫、李建復、殷正洋、蘇來、許景淳等人同唱,宛如時光倒流,「民歌就是陪伴長大的朋友,很開心能一次又一次與它重逢。」

a3 1p04

許景淳則笑著說,「民歌陪我們一起成長,也陪我們走過人生裡的高低起伏。五十年來,歌詞與旋律未必改變世界,但它們溫柔地提醒我們,不要忘記理想、純真與彼此的陪伴。」她特別感慨,當年在大安森林公園一帶唱歌的年輕人,從來沒想過會成為世代記憶的一部分,如今再度齊聚,既像團聚,也像一場溫暖的接力。馬毓芬則將用溫柔的嗓音演唱哥哥馬兆駿的作品,歌聲中既有懷念,也有延續。而年輕世代的許蒲生,則將用新唱為民歌注入新風,讓歌聲的傳承在世代間延續。靳鐵章談到,自己當年從金韻獎出發,《漁唱》《忘川》《曠野寄情》《易水寒》一路記錄著青春的印記,如今站在大安森林公園附近,百感交集。他還特別提到,AI時代的來臨改變了音樂製作方式,能以更低成本實現專業水準,「但歌裡的真心,仍需親自寫下。」台北捷運公司也在活動中特別規劃演唱會特區,民眾可透過「台北捷運GO App」抽票入場。胡德夫從《美麗的稻穗》唱到今日,許景淳從〈橄欖樹〉唱到未來,聲聲歌音如同列車,在時間的軌道上奔馳不息。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