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傳媒娛樂時尚中心總編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首屆台灣國際攝影節(TIPF)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盛大開幕,展期即日起至10月6日,副總統蕭美琴以祝賀影片表達支持,文化部常務次長徐宜君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蔡詩萍親臨現場,為台灣首個以國際規格策劃的攝影節揭開序幕。今年的主題「民主的相機」由影像出發,結合藝術與公共參與,透過攝影的視角探問民主社會的可能與界線。攝影節規劃三檔主題展覽、為期兩天的國際論壇,以及十多場講座、導覽與工作坊。國際論壇邀請到美國國家藝廊攝影部主任暨創始策展人莎拉・格林諾(Sarah Greenough)、德國 Steidl 出版社創辦人格哈德.史泰德(Gerhard Steidl)、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唯一台灣成員張乾琦等重量級嘉賓,聚焦「攝影」、「藝術」與「民主」三者之間的關係,從典藏、策展、出版到創作實踐,深入討論影像的社會意義與文化價值。TIPF總監曹良賓指出,「『民主的相機』(Democratic Camera)強調相機成為人人皆能使用的創作工具,不再只屬於菁英或專業人士,讓更多人透過鏡頭記錄生活、表達觀點、參與公共對話。我們期盼攝影節能讓創意自由流動,引領觀眾走入對話現場,打開理解與共感之門。」
攝影節中的「Made in Democracy —— 民主相機計畫」更是將理念落實於實體體驗,由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發起,結合沿岸制作與動態自造實驗室,打造一台由民主國家設計製造的熱感應相機,使用材料與零件全部來自台灣及其他民主國家。民眾可免費操作這台民主相機,重新思考影像創作的倫理、觀眾與創作者的關係,開啟新型態的藝術體驗。展覽亮點包括「史泰德與法蘭克——攝影書與藝術民主化」,呈現20世紀攝影大師羅伯・法蘭克經典作品《美國人》的創作歷程;「在我們得獎之後——New Wave 台灣新銳攝影創作展」則匯集15位本土新銳攝影師的創作,以敏銳視角映照當代社會與文化;「親愛的台灣,戶外影像展」則邀請青年藝術家與公民團體,以影像書寫台灣民主創新與公民行動。
語音導覽方面,特別邀請無任所大使唐鳳與攝影家謝三泰錄製華語導覽,策展人孫以臻則引導觀眾聆聽新銳藝術家對話,並提供台語導覽選項,使不同語言的觀眾都能深入理解作品意涵。透過展覽、講座與互動活動,TIPF提供一個跨世代、跨文化的公共平台,讓攝影藝術與民主思辨緊密結合。首屆 TIPF 台灣國際攝影節不僅展示國際與本土的視覺創新,更邀請觀眾以雙眼按下「民主相機」快門,見證台灣攝影的新篇章。從影像的微小細節到社會的宏大脈動,每一張照片都是對民主、對文化、對這片土地深切的凝視與對話。
2025 年首度舉辦的 TIPF 台灣國際攝影節(Taiwan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Festival,簡稱 TIPF),是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國際攝影節。TIPF 致力於增進國人對攝影藝術的認識、提升對台灣攝影的認同,並搭建社群交流的橋樑,促進攝影藝術的民主化、本土化及國際化,讓更多人深刻地認識攝影藝術及民主台灣。2016 年成立的「Lightbox攝影圖書室」是台灣第一座以攝影為主體、為所有人開放、非營利的專門圖書館。文化要有根,Lightbox 以圖書室為方法,致力於保存、研究及推廣台灣攝影,並透過各項計劃,改善社群環境,深化從台灣出發的觀點。Lightbox 持續推動公眾參與,期盼以眾人之力,共建開放平權、屬於台灣的攝影文化。
.
TIPF 台灣國際攝影節
展覽時間:2025年9月9日(二)至10月6日(一)
週二至週日11:00-18:00,週一休館(10月6日除外)
展覽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 177 號)
票價資訊:全票490元,雙人同行800元,優待票350元(學生、6人以上團體適用),身心障礙者及6歲以下兒童免票(須出示相關證件),更多優惠請至官網查詢。
..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