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臺灣建築界年度盛會「2025國家卓越建設獎」於7月29日盛大舉行,恰逢獎項設立二十週年,這不僅是一場榮耀的頒獎典禮,更是一段關於城市、土地與人本價值的深刻對話。典禮現場群賢畢至,包括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等官學界領袖,共同為臺灣建築實力喝采。AI科技與永續風潮正重塑全球建築版圖,而臺灣的回應不只是緊跟步伐,更已走在前端。今年的獲獎作品,不論在智慧建築設計、碳足跡管理、社區共融,皆呈現出高度整合的技術與人文關懷。從「智慧建築」到「ESG精神」,從「淨零碳排」到「環境韌性」,這些作品無疑體現臺灣邁向宜居與永續城市的堅定步伐。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暨世界不動產聯盟臺灣分會理事長張麗莉表示,「回顧過去20年,這項獎項的發展實屬不易。自從2020年我有幸從前任屏東理事長手中接棒這項使命以來,始終秉持一個信念:讓世界看見臺灣的美好。今年,我們代表團遠赴奈及利亞參與第75屆BFC世界葡萄產研會全球卓越建設獎,再度榮獲兩金三銀的亮眼成績。雖已無數次參加國際頒獎典禮,但每當耳邊響起那句 “The winner is… Taiwan”,心中依然激動難抑。因為,這不只是一次得獎,而是臺灣再一次成功地,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自2006年由唐松章名譽理事長創辦以來,國家卓越建設獎始終堅持「鼓勵進步、表彰卓越」的初心,透過良性的競爭與深度專業的交流,推動臺灣整體建築品質、城市發展、公共利益與永續理念的升級與精進。這二十年來,我們共同見證臺灣建築從設計、施工、管理、維護,延伸至都市更新與社會住宅的深刻轉型。參賽作品從當年80件,增至今年超過250件,這不僅展現了臺灣建設能量的蓬勃發展,更證明了:透過這個獎項平臺,臺灣建築每一年都在進化,每一件作品,都是團隊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奉獻。今天,我也要向所有參賽團隊致上最誠摯的敬意。是你們的參與,讓臺灣的城市與鄉村持續蛻變,邁向更永續、更宜居的方向,實踐聯合國『Better Cities, Better Life』的願景。在氣候變遷、高齡社會、危老更新與淨零碳排等全球挑戰日益嚴峻的當下,我們深知:建築不僅是建築,它承載的是生活的品質,是社會的凝聚力,是世代永續的承諾。最後,恭喜所有得獎單位。得獎是一時的榮耀,而承擔與實踐,則是一輩子的志業。讓我們用行動愛臺灣,攜手打造一個永續、美好的未來。」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臺灣於奈及利亞舉行的「全球卓越建設獎」再創佳績,勇奪2金3銀,於國際舞台再度發光。張理事長強調,這些作品的成功,不僅在於精進的工法與創新設計,更代表臺灣建築人對土地與社會的深層回應,展現了本土建築文化的成熟與自信。今年的典禮迎來世界不動產聯盟(FIABCI)世界會長Antonio Campagnoli親臨現場。他盛讚臺灣建築在工程品質與永續發展上的成就,並特別肯定其在智慧建築與淨零碳排領域的領先角色。他直言,臺灣已是亞洲區不可忽視的建築標竿,期許雙方未來持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全球建築永續的願景。獎項的精神,也在今年的得獎名單中被具體演繹。「綜合卓越成就獎」由新北市「中和安邦段青年社會住宅新建統包工程」與桃園市「中壢一號社會住宅」雙雙奪得,兩者皆融合綠建材、智慧管理與人本設計,為社會住宅注入全新定義,使其不僅是安居之所,更是社會共融與城市更新的催化劑。
「國土建設特別貢獻獎」則頒發給臺南市副市長趙卿惠、建築師邱文傑與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以表彰其長期在政策與設計上對城鄉發展的深厚貢獻。而「年度建築人物獎」由璞真建設董事長林廷芳獲得,其將永續與循環經濟理念貫徹於企業治理,體現建築美學與社會責任的並進。回顧這二十年發展歷程,評審團總顧問黃南淵指出,臺灣建築在空間品質、城市韌性與技術創新上已展現驚人成果,即便資源有限,各地建築團隊仍不斷突破限制,創造令人驚豔的作品。這份持續累積的專業能量,正是引領臺灣邁向更高建築境界的關鍵力量。
建築所承載的不只是城市的輪廓,更是時代的價值與人們對生活的想像。未來,臺灣必須在ESG指標的引導下,繼續擁抱AI智慧、邁向碳淨轉型,讓科技與永續不再是對立,而是融合。唯有在進步之中不忘初衷,在創新之上注入溫度,我們才能為這片土地、為下一代,構築出一座座安全、永續且富有詩意的城市風景。讓建築,不只建構空間,而是成為世代共感的容器。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