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房稅2.0來了? 包租公未來置產兩大變化

囤房稅2.0來了? 包租公未來置產兩大變化

文/台灣房屋集團發言人 張旭嵐

中央推出「囤房稅2.0」,將採全國歸戶,將非自住房屋稅率從現行的1.5~3.6%,拉高到2~4.8%,但單一自住的屋主,稅率預計從現行的1.2%降到1%。此舉讓建商跳腳,讓包租公生氣氣,還沒買房的民眾到底這樣加稅,到底有多大影響?

首先先來了解囤房稅,其實就是房屋稅,依據現行房屋稅條例,住宅用房屋分為「自住」、「非自住」,自住房屋若有本人或配偶及其直系親屬設籍居住使用,登記為自用住宅,3戶以內可享優惠稅率1.2%,第4戶起將視為非自住,稅率介於1.5%到3.6%,由地方政府決定是否採取差別稅率,俗稱「囤房稅」。
由於目前的囤房稅戶數認定,均採「地方歸戶」,就是以屋主在該縣市持有房屋的狀況,計算各戶房屋稅率,因此如果跨縣市置產,可以在各縣市的房屋稅率門檻下配置,稅負壓力較輕,但採「全國歸戶」後,跨縣市持有的節稅效果大打折扣。

到底調漲稅率,實際的稅金影響會差多少?

若以過去非自用房屋稅單一萬元為例,假設原本該縣市政府規定的稅率為3.6%,調整到4.8%,增加了1.2%,也就是每戶的持有成本會多1200元左右,仍在可承受範圍。不過擔心的是,房東恐怕會以持有成本增加為由,將費用轉嫁給租屋族,年輕人累積首購基金的路又更加長遠。不過囤房稅2.0針對有誠實申報租金收入的非自用住宅,從現行的1.5~3.6%下調至1.5~2.4%,不過對於沒有申報的黑數是否能因此浮出檯面,則仍有待觀察。

若上路實施,未來包租公的置產方向微妙變化。首先,「捨新屋,就中古」,非自用住宅的房屋稅課徵,是以房屋標準單價、屋齡和路段等條件,作為課稅基礎,所以越新的住宅,房屋稅越高,因此在稅率調升的情況下,置產族將更明顯轉向中古屋市場,持有成本較低。

其次,「賣小戶,換大房」,房屋稅統計以戶為單位,因此置產族與其買多戶獨立套房,不如購入整棟透天厝後再隔間出租,既能穩收租金,又能降低持有成本。

由於台灣的房屋稅普遍較各國低,因此調高稅率,對建商和擁房大戶影響總金額較大,但對一般的置產族影響有限,市場不至於會出現拋售的現象,不過仍展現政府的打炒房決心,宣示意味濃厚,加上下半年上路的平均地權條例,還有升息,信用管制等策略發酵,今年的房市交易量恐怕仍得保守看待。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