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 1p21

2025 台灣建築美學文化經濟協會大會 劉培森:人工智慧(AI)與建築設計的未來發展 張麗莉:永續環境落實ESG推動 以「愛與分享」關懷全球的建築產業

2025 台灣建築美學文化經濟協會大會 劉培森:人工智慧(AI)與建築設計的未來發展 張麗莉:永續環境落實ESG推動 以「愛與分享」關懷全球的建築產業

b6 1p21
b6 1p21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台灣建築美學文化經濟協會以「智慧建築 x 永續環境 x 在地美學」為主題,集結建築產、官、學界的翹楚及業界精英,共同探討台灣建築美學未來的發展與挑戰。創會理事長黃南淵長期以來積極推動協會各項活動,並親力親為成為業界學習的楷模;張麗莉榮譽理事長儘管身兼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與世界不動產聯合會的領導要職,依然堅定支持協會,展現對建築美學發展的深厚承諾。連任理事長的劉培森建築師,憑藉逾四十年的建築規劃設計經驗與深厚的空間美學素養,帶領協會在2024年創下多項具指標意義的里程碑。去年舉辦的「品建築研習營」活動,橫跨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及台南市,共參訪十二個場域,成功拓展與會者的視野並促進專業交流。兩大系列的「品建築講堂」則更進一步提升活動深度,第一場結合台南深度參訪之旅舉辦專題講座,聚焦歷史文化與在地美學;另一場則以永續環境為核心,探討台灣濕性氣候與ESG建築,佳評如潮。在「建築新技術發表會」方面,協會過去多以建築工法技術與建材、設備單位的資訊交流;未來,將順應趨勢加入AI技術討論,探索人工智慧如何輔助建築規劃設計,持續為協會注入創新動能。

b6 3p22
劉培森理事長指出,人工智慧(AI)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響著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而生成式AI無疑是當前變革的焦點。從文本、圖像到影音生成,甚至多模態生成,AI能快速產出多樣化的內容方案。對於建築設計領域而言,這意味著AI不再僅僅是一個數據分析和模擬工具,而是成為建築師可靠的合作夥伴。在設計規劃的初期階段,AI可以根據建築法規、結構需求及環境限制等參數,協助建築師迅速生成多個符合條件的方案,並及時調整設計以滿足各種需求。同時,AI還能夠分析複雜的幾何結構、材料性能和環境因子,提供精確的數據來支持建築師的決策,達成最合理的資源分配與利用。AI的應用,使建築師從繁瑣的計算和重複性任務中解放出來,能夠將更多時間與精力集中於創意發想、重要決策以及跨專業的協同合作,顯著提升工作效率。儘管如此,劉理事長也強調,隨著AI技術的發展,數據安全、知識產權與創作倫理等問題逐漸浮現,這些問題需要業界深入關注。作為AI時代的建築師,除了積極提升與AI相關的技能,劉理事長強調,建築師更應關注設計本質,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與創新能力。在使用AI時,應始終堅守設計的藝術性與人文關懷,避免將AI生成的內容誤認為完整的設計成果,從而失去設計的核心價值。唯有在設計過程中保持創意與人文思維,並善用AI工具,建築師才能與這一新興技術共舞,創造出更多符合公共利益的設計。儘管AI在許多領域展現出驚人的潛力,但劉理事長強調,建築師的創造力、人文素養和美學品味仍是無可取代的。未來,只有那些能夠與AI有效協作、同時維持創作本質的建築師,才能在這場數位化轉型中脫穎而出,真正引領未來建築設計的潮流。

b6 2p19
張麗莉榮譽理事長表示,建築美學不僅僅是硬體的外觀,更包含了許多看不見的元素。她提到,建築美學文化經濟協會正在推動的評鑑標準中,有十大指標,其中許多都是看不見的,這些看不見的元素往往與自然的和諧相連。她指出,遵循自然法則是建築美學的核心,這也是她在35年的建築業生涯中始終堅持的理念。在談到ESG(環境、社會及治理)標準時,張麗莉表示,這些標準不僅是當前的潮流,而是她公司長期以來的經營理念。她提到,從一開始的交流說明會到後來的社區文化推動,這些努力都是為了促進綠色經濟和美化環境。張麗莉還提到,她即將在明年擔任世界不動產聯合會的總會會長,這是一個聯合國下的NGO組織。她表示,這個角色不僅是榮譽,更是責任。她希望能夠利用自己的經驗,推動「愛與分享」的理念,關懷全球的建築產業,尤其是在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當下。她提到,聯合國的倡議「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強調了住宅的可負擔性,並指出所有的一切都應該從「家」開始。這與ESG的最高境界相呼應,即讓最終使用者能夠真切感受到家的意義。在建築實踐中,始終堅持ESG理念,將建築視為承擔環境與社會責任的重要平台。自龍寶集團成立以來,無論在每一個建案的施工說明會、交屋解說會,還是長期的售後服務中,張理事長始終以提升住戶的生活品質和增進社區福祉為核心目標,並透過一系列具體的行動和服務來實踐這一理念。她特別注重如何將陽光、空氣、水等自然資源融入到建築設計中,並強調綠化和環保景觀的應用,進一步回饋土地和環境。例如,在營建過程中積極推動環保景觀的綠圍籬和基地綠化等措施,力求讓每一個建案都成為對環境的正向回饋。三十年前,張理事長便率先提出不建樣品屋的創新理念,將節省下來的資源用於回饋社區,並在公司的文化館記錄每一個建案的歷程。這一舉措不僅促成了口碑行銷的成功,也成為業界的典範。她始終秉持「顧客感動」為最高指導原則,將使用者需求作為核心,在每一個建案中實現居住空間的舒適、安全與美觀。在土地開發方面,張理事長一貫秉持低密度開發的原則,致力於創造更多綠意盎然的城市空間,並通過開放的公共空間設計來營造更具人性化的生活環境。此外,在施工過程中,她強調環境影響白皮書和鄰里關係的維護,更積極與周邊社區建立良好互動。張理事長在龍寶集團三十五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友善環境、關愛工人、尊重鄰里、滿足顧客」的核心價值,並將其根植於每一個建案的實踐中。這些堅持和創新不僅促進了公司與社會的共同發展,也為業界樹立了卓越的榜樣。

黃南淵創會理事長分享了他對建築美學的深刻見解,並回顧了協會成立初期的理念與發展目標。他指出,現今「美學」已成為形容所有美好「事與物」的流行語,諸如行動美學或是空間美學等,皆反映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與品質的追求。他進一步強調,「建築美學」一語指的是「建築全方位品質達到並處於相當高境界的狀態」。建築的發展歷程如同人類文明的進程,是不斷追求卓越與進步的過程,也是協會所秉持的「眾志成城」目標的具體體現。早在百年前,建築已經具備了安全、實用、美觀三大基本要素,構建出符合人類需求的生活空間。然而,近年來建築的表達方式更加多元與深刻,逐步形成了「建築是綜合人文、科技與藝術三大基本元素的生活空間」這一全新的理念,其中「人文」始終是其核心。黃理事長認為,建築當以創造「健康、舒適、溫馨的居住環境」為主要目標,而科技與藝術,則是以追求提升空間的精緻度、品味與安全性為主。因此,協會的成立旨在於實現綜合建築的三大基本元素以達成「建築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建築設計不僅要符合時代的需求,也要同時保有在地文化特色,並融入永續發展的理念,展現當代精神與人類對於美好生活的憧憬。

展望2025年,台灣建築美學協會將在推動永續環境與在地美學的基礎上,更加積極探索智慧建築與AI技術在建築領域的應用,提升產業的創新能量並增強國際競爭力。劉培森理事長希望協會不僅要深耕台灣,還能邁向國際,首先計畫以東南亞地區為起點,推動區域合作與共榮。同時,協會將邀請國際建築大師來台分享設計理念與實踐經驗,打造國內外建築專業者的雙向互動與交流平台。今年,協會更準備將歷年來品建築論壇的精彩成果編輯成線上課程,並透過社群媒體積極推廣,期許與業界同儕共享成果,進一步針對協會對台灣建築美學提升的影響力。未來,協會將以智慧、永續與美學的深度融合為目標,開創建築新時代的無限可能。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