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dart 20250411 180645508 copy

國立歷史博物館「李奇茂百年展」文化部長李遠:「我希望我們能延續、也希望能守住老師的精神,把我們台灣的文化,繼續發揚光大。」

國立歷史博物館「李奇茂百年展」文化部長李遠:「我希望我們能延續、也希望能守住老師的精神,把我們台灣的文化,繼續發揚光大。」

gridart 20250411 180645508 copy 1978x1484

gridart 20250411 180645508 copy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行「李奇茂百年展」開幕典禮,文化部長李遠、史博館館長洪世佑、李奇茂夫人張光正女士、雲台藝術研究中心執行長李安榮、前國防部長馮世寬、前政務委員黃光男、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以及李奇茂的親友與學生等各界貴賓齊聚一堂,共同緬懷並致敬這位對臺灣水墨藝術具有深遠影響的大師。文化部指出,李奇茂是臺灣近代水墨藝術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次展覽集結來自各大博物館、公私單位及私人藏家等共25個機構,精選展出69件經典作品,涵蓋其藝術生涯各階段的重要創作。當中更有多幅從未公開展覽的鉅作,包括《任重道遠》、《同心》、《八仙上壽》、《群鷹會》、《春江水暖鴨先知》、《干城二十週年紀念》、《泉之鄉》,以及其最後遺作《天馬》,極具藝術與歷史價值。

gridart 20250411 181305751 copy

文化部部長李遠笑著開場:「我爸爸常說,李奇茂是一位傳奇人物。他說,他根本買不起李奇茂的畫。你知道的,當時藝術品價格驚人。所以他就改從牯嶺街舊書攤,買了很多李奇茂老師的畫冊。也因為這樣,我其實是從小看著李奇茂的畫冊長大的。」「我一路看著李老師畫風的轉變。他來自軍縱背景,你會以為他是個嚴謹拘謹的人,但他的畫卻讓人感受到一種不羈。不是那種放任自流的狂野,而是剛剛好的自由;不是咄咄逼人的自信,而是恰到好處的篤定。」「其實今天的場合讓我覺得很快樂,因為台上幾位老師都是李奇茂的老朋友。他們講的故事,很多我都不知道。但聽著聽著,我突然又回到童年。」「我們這一代人,戰後出生的這代我們的文化養分,來自軍中的作家、藝術家、戲劇家。像我小時候讀朱西甯、看司法院的文學、接觸到中原戲劇,我的老師就是自工幹校出來的戲劇家。我跟他做了八年。」「我爸爸是個業餘畫家,我家常常有軍中的藝術家進進出出。我從小就崇拜畫家這個職業,生命中可以有一張白白的紙,然後從那裡開始創造出整個世界。李奇茂老師就能隨時畫,一筆就能完成,完全不需要準備,這真的讓人羨慕。」「他常常在節慶的時候到歷史博物館畫圖,我還記得他就坐在那邊,畫得非常自在。」「我爸爸還跟我說,李老師結婚時,送給師母的禮物就是兩匹馬的畫。他說:『怎麼這麼好,送畫就行了,不用買東西!』我心想,他如果想快一點,其實畫一筆就夠了,畢竟他那種功力,畫一筆就能很神。」「我剛才講到,他的繪畫裡面,透露出很害怕寂寞的感覺。一群人湊在一起,很像台灣。台灣人真的很怕寂寞,這個島小小的,可是大家都擠在一起。那種『怕寂寞』,變成了團結,那是溫柔的堅強。他的畫裡,那種不羈、自由自在、卻又充滿自信的氣質,你可以看見。哪怕是捷運上的人、夜市裡吃東西的人、走在路上的行人,甚至是幾隻猴子、奔跑的馬,那種自在的氛圍,真的好像我們的台灣。從過去到現在,如果你要解釋『台灣人是怎樣的人 ?』,大概就是這樣的人吧。不羈而不放肆,自在但不散漫,自信卻不自滿。這也是李奇茂老師畫裡蘊含的精神。我希望我們能延續、也希望能守住老師的精神。我會努力,把我們台灣的文化,繼續發揚光大。」

gridart 20250411 180435522 copy

史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李老師,是我們國內書畫界的重要人物之一喔!」「他跟我們國立歷史博物館的緣分,可以追溯到1962年,那時我們辦了『全國馬展』,特別邀請李老師參展。他那幅畫馬的作品,精彩到全國都注意到了!從此,他和我們博物館結下了不解之緣。」「他不只來參加,還現場親自揮毫!」「他用藝術,把博物館跟民眾的情感串聯起來,成為真正的文化橋梁。」談及此次百年展的初衷,館長語氣誠懇:「為什麼要幫李老師辦這個展?因為他不只是畫家,他是位生活觀察家。他在傳統書畫中,融入西方的透視與數學技巧,讓日常生活的小細節,像是一隻狗、一匹馬,在他筆下都變得生動有靈魂。」「非常感謝這次有多達25個單位共同響應支持,足見李老師一生與各界的深厚情誼。」李奇茂的作品,不只是水墨的延伸,更是時代精神的投射。這場展覽,如優雅的對話,讓我們重溫大師筆下流動的靈魂與不朽的風骨。接著前國防部長馮世寬致詞時表示,故事得從民國82年10月說起,他時任副連隊長意外接待「天降」的畫壇大師李奇茂老師。原訂飛往台南作畫的119老式飛機,因故轉降台東,開啟一場藝術奇緣的經驗。「我以為只是招呼一下畫家,結果他說要作畫,我根本不知道怎麼準備!」馮將軍憶起當時手忙腳亂的情境笑道,「還好隊上立刻支援我,桌子、毛毯、筆墨樣樣到位,軍中動員力果真不是蓋的!」李奇茂老師的作畫方式,也讓將軍大開眼界。「他拿著毛筆,輕輕揮幾筆就說『畫好了』,十秒不到!我心裡想:這是…龍蝦嗎?還是老鷹?結果最後他輕描幾筆,原來是老鷹正準備俯衝抓獵物!」馮將軍當場震撼。而老師的一句「這一筆,我想了30年,就畫好了」,對馮世寬影響深遠。「當我日後擔任部長,面對突發狀況,我會靜下來想,以我自己30年經驗來判斷,不急不躁,因為我記得李老師的這句話。」

gridart 20250411 180823010 copy
這次展覽依創作年代與風格主題,分為三大單元呈現:1.「墨舞縱橫・象外之妙」2.「蘊積融續・韻外之致」3.「水墨天地・高闊廣博」透過這些單元,觀眾得以一窺李奇茂在藝術探索與風格轉化過程中的多元實踐與創新精神,展現其融合東西方技巧、筆墨靈動傳神的獨特語彙。史博館表示,作為全臺收藏李奇茂作品最豐富的博物館,此次適逢大師百年冥誕,特別梳理其藝術歷程與輝煌成就,呈現一場具有深刻紀念意義的展覽。李奇茂曾於1960至1970年代多次代表臺灣參加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並與史博館合作無間,親自於館內揮毫示範,亦參與創作巨幅水墨作品《寶島長春圖》(215尺)及《抗戰八年國史圖》(220尺),留下珍貴歷史記憶。李奇茂自幼習畫,戰後輾轉來臺,憑藉對藝術的不懈追求與創新精神,發展出融合中西的水墨風格。他擅長以水墨設色結合西洋速寫筆法,捕捉人物神韻與動物生命力,筆下作品不僅生動感人,更蘊含深厚的人文關懷與時代精神,為臺灣水墨藝術注入源源不絕的生命力。「李奇茂百年展」自即日起展出至 6月8日 止,誠摯邀請各界民眾蒞臨國立歷史博物館,親身感受水墨大師橫跨時代、融合傳統與創新的藝術成就,見證臺灣美術史上的一頁經典。

gridart 20250411 181033676 cop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