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由瑞銀集團(UBS)傾情獻藝、The Art Assembly主辦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不僅是一場視覺饗宴,更像是文化外交的高級訂製,從布展到收藏,從藏家談笑間的眉眼心機到畫廊背後的資本佈局,處處展現一座城市如何以藝術說話,用文化發電。24國、78間畫廊,從德國的Karsten Greve帶來歐洲的理性冷靜,到日本村上隆的Kaikai Kiki注入爆米花般的色彩幽默,從台灣本地的亞紀畫廊、大未來林舍,大象藝術空間(Da Xiang Art Space)到韓法之間的藝壇熟面孔,一場國際地緣的藝術版圖,在台北世貿一館完美展開,像一幅拼圖,華麗且精密。然而,這場盛會真正令人動容之處,往往不是那幅千萬價格的作品,而是觀者的眼神與初心。
周念暉律師此次卸下黑袍,以觀者之姿走入台北當代的展場。對他而言,這不只是一次看展之旅,更像是一場與年少回憶的邂逅,回到畫室,回到炭筆與光影交錯的日子。「身為律師,再回到藝術的場域,感覺就像是時間倒轉。」周律師微笑道。他曾在學生時代學習美術,如今走進這場充滿實驗性與挑釁性的當代藝術展,深刻體會到現代藝術在觀念與形式上的自由無羈。那與傳統美術中講究筆法、結構的訓練,截然不同。從理性規範的法律工作轉身投入這場思辨與感官的實驗場域,無疑是場心靈的小型革命。這次在2025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多元視角中,大象藝術空間(Da Xiang Art Space)無疑是一處靜水流深的思想聚場,由創辦人暨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理事長鍾經新領軍,畫廊此次攜手九位藝術家Antoni TÀPIES、Richard SERRA 、David REIMONDO 、Maartje BLANS、井上有一、秦冲、黃贊倫、WHYIXD、王楨媛的作品參展。橫跨歐亞、美洲的當代藝術家,以東西交融、觀念碰撞、材質實驗為策展主軸,為台北當代注入一劑沉穩卻不失挑釁的藝術解方。

來自西班牙的Antoni Tàpies,被譽為戰後歐洲最具精神性的藝術大師,他以泥土、麻布、沙子等物質語彙,凝鍊出對存在與記憶的深層探問;美國極簡雕塑先驅Richard Serra,則以鋼鐵之力構築空間與觀者之間的張力對話,彷彿每步行走都是場身體與思緒的辯證。義大利新媒體藝術家David Reimondo與荷蘭的Maartje Blans,各自以語言結構與自然元素介入創作,前者試圖重構溝通本質,後者則以炭筆、水墨、膠彩重繪自然的抽象肌理。亞洲代表則同樣精彩:書法先驅井上有一以豪邁筆鋒開創「書如抽象」的新視野,秦冲與黃贊倫則分別從社會文本與材料觀察出發,解構現代人的存在焦慮。此外,新媒體團隊WHYIXD與藝術家王楨媛亦以跨界形式參展,前者運用科技與感官裝置探問人機界線,後者則以女性視角探討身體與空間的詩性連結。

周念暉律師感慨地說:「身為律師,重返久違的美術展覽現場,彷彿回到當年學習美術的純粹時光。這次參觀台北當代藝術展,感受到現代藝術在觀念、形式與媒材上的自由奔放,與我當年在美術班所學習的寫實與結構有著極大的反差與衝擊。傳統美術強調筆觸、技法與形式的嚴謹,現代美術則更像是場思辨與感官的實驗,強調表達背後的思想與對社會的對話。」這番話不只像一記溫柔的法律條文附註,也讓我們重新思索藝術與社會的關係。當代藝術,的確無法解釋生活中所有的複雜與焦慮,但它能提供替代的觀看方式,一個逃逸現實的密道,甚至是場挑戰權威的溫柔叛逆。在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中,大象藝術空間館以跨文化、多媒材的展出陣容,再度成為焦點。這次的展覽,不僅是藝術視野的地理擴張,更是場關於文明、記憶與感知的哲學對話。鍾經新長年致力於推動亞洲藝術的國際交流,不僅展出作品,更以策展語彙串聯起東方思想與當代視角的深層共鳴。在展覽現場,她特別贈書《我與〈東方畫會〉的那些人、那些故事》與《由藝術座標到星際座標:從畫廊主到畫協理事長的望遠與踏實》給周念暉律師,作為跨界交流的心意。

周律師在現場動情表示:「從律師的工作回望藝術,我更能體會藝術家對『美』的詮釋其實從來不是單一標準,而是種多元且誠實的探索過程。每件作品,不管是否看得懂,都是藝術家以生命經驗發出的訊號。這份創造的自由與堅持,讓我深深敬佩。藝術,或許無法為我們解答現實問題,但它提醒我們,在理性與規則之外,還有種情感與想像的空間值得傾聽與尊重。」藝術的能量不僅跨越疆界,更能觸動思想的深海。

今年現場猶如一場橫跨思想與感官的藝術交響曲,三大展區各擔其職,共構當代美學的立體場景。「當代網域(Galleries)」是整場展會的中軸骨幹,匯聚來自全球的重量級畫廊與大師級作品,展現當代藝術的深厚能量;而「藝韻匠心(Embody)」則如一位細語低吟的哲人,溫柔地重新詮釋工藝與藝術的界線,讓觀者思索美學與日常生活的交集。最具實驗精神的「新生維度(Edge)」則首次推出「Edge Artist Award」,勇敢捕捉年輕創作者的無限潛力與視覺語言的前沿,為未來藝術世界預留創新空間。三區交織,如同時間軸上的三個節點,將經典、工藝與創新同時拉入觀眾的視野之中。現場貴賓雲集包括: 台北市長蔣萬安、前高美館長謝佩霓、台南美術館新館長林秋芳、時藝多媒體總經理林宜標、創藝傳媒總經理馬修、藝術家施力仁、藝術家吳炫三、服裝設計師協會理事長竇騰璜、服裝設計師張李玉菁、服裝設計師許艷玲、服裝設計師徐明美、藝術策展人丁春誠、台中市金手獎得獎廠商協進會理事長郭元瑾、藝術愛好者楊傳芳、信立化學工業獨立董事黃秀慧、唐氏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正俠、凱渥名模王心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