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當時間即將步入七月,台北電影節那道金光閃閃的星光大道也開始熱身。2025年第27屆頒獎典禮即將於7月5日在中山堂隆重登場,而今次公布的第二波頒獎嘉賓名單,堪稱是一場跨界、跨世代、跨光影的名人拼盤,令影迷與時尚圈人士同時屏息。楊采妮,張之亮,春風,柯震東,柯佳嬿,蔡健雅,林辰唏,程予希,劉奕兒,蔡凡熙,李李仁,鍾欣凌,馬志翔,夏于喬,王柏傑,傅孟柏,黃建業等電影人光影浮華現現身。

導演張之亮與演員楊采妮再次並肩登場,聯袂揭曉象徵最高榮譽的「百萬首獎」,這一幕如電影慢鏡般定格,讓人瞬間想起那部細膩如絲的經典《自梳》。張之亮與楊采妮,曾在這部女性敘事的靜謐史詩中,將一場情感禁語時代的情誼,拍得如絲綢般輕柔卻刀鋒般銳利。《自梳》不只是電影,它是對身份與自由的深層凝視,是港產片黃金年代的低語者。而今,兩人再度同台,不為演出,而是為另一個故事的開始揭幕,這種光影的交錯,便如老友在紅毯上不期而遇,不必言語,眼神即是詩。值得一提的是,兩人不只於《自梳》中寫下傳奇,更在《聖誕玫瑰》中延續這段創作緣分。張之亮轉為幕後監製,楊采妮則躍升為導演,這場交替之舉,不單是專業的接力,更像是一種電影精神的傳承,一種「光影溫度」的細水長流。這次登台,幾可稱作港產光影美學的復古回響,重現當年膠片時代的溫潤質地。

李李仁,去年憑《周處除三害》翻出一記硬派驚喜,戲裡角色沉穩、克制、心機深沉;戲外的他亦是台劇長青樹,眼神裡總帶著一種「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但我不說」的靜默睿智。他站在舞台上,本身就是一種冷靜技術的展演,內斂、精準,像一台訓練有素的膠片攝影機。而鍾欣凌,則是銀幕上的一抹春風。無論是母愛的體現,還是幽默角色的靈魂,她永遠知道如何用一個眼神或一段語氣,將場子炒熱、把觀眾逗笑又逗淚。「非常演員」之名給她,簡直像訂製禮服般貼身,不拘形象、不設邊界,處處是戲。這樣的兩人並肩上場,不正呼應今年影展強調的「多元與包容」嗎?一冷一熱,一靜一動,彷彿是電影本體最本質的兩端:技術的嚴謹與情感的自由。他們頒發的「傑出技術獎」,關乎的是幕後匠心的極致雕琢;而「最佳女配角」獎項,則是角色深度與情緒弧線的藝術交織。

柯震東與春風(洪瑜鴻)這對兄弟組合,將聯手揭曉「聲音設計」與「最佳新演員」。一人戲路寬闊,另一人音樂浪蕩,他們的同台宛如「城市叢林的低語者」與「音浪背後的詩人」短暫碰撞。影壇女神柯佳嬿與金曲歌后蔡健雅則攜手登場,宣布「最佳配樂」與「最佳男配角」。影視與音樂的跨界結盟,讓人彷彿看到海浪與鋼琴琴鍵的優雅共振。而此次頒獎盛會的高光瞬間之一,莫過於實力派女演員于子育的驚喜演出。自2020年金馬獎《孤味》主題曲之後久未唱歌的她,這次不僅開嗓,更選唱三部女性主題電影的代表歌曲,並結合逾30部描繪女性經驗的影像片段。她坦言:「這次演出不僅是對經典的致敬,更是作為演員重新詮釋歌曲的一次挑戰。」眼神、表情、聲音三者交織,讓這場演出成為一封寫給電影的深情情書。傳統的「典禮影片配音」也延續了溫柔的儀式感,今年由2021年「非常新人」韓寧接下重任。首次挑戰正式配音的她直言壓力山大,需「掌握語速、節奏與語調變化,在莊重與自然之間取得平衡。」她甚至表示:「聲音跟身體是一體的,就像演戲時角色在奔跑,我會在錄音室真的跑起來,才能還原那個氣息與狀態。」

除了典禮當晚的正式榮譽,北影亦攜手 LINE TODAY 推出【2025 台北電影獎最佳人氣演員賞】,由影迷親選五大演技獎項入圍者中的人氣之星,彷彿在影展中植入一場由觀眾主導的民意表決,讓「星味」與「人情」在票選過程中自然發酵。此番陣容如宴席般豐盛,橫跨評論、技術、音樂與演出,北影不僅是頒獎,更是一場電影藝術的跨界交響會。而當這些影人集結一堂,無疑為光影未來書寫下了一頁又一頁的優雅宣言。 (照片:台北電影節)(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