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1pp00

【索卡藝術】橫坂竜也(Tatsuya Yokosaka)《全体》「如果歷史被重寫,視角是否也會改變?」每幅畫皆成為時間裂縫 開啟平行時空圖像考古

【索卡藝術】橫坂竜也(Tatsuya Yokosaka)《全体》「如果歷史被重寫,視角是否也會改變?」每幅畫皆成為時間裂縫 開啟平行時空圖像考古

a3 1pp00

a3 1pp00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在未來的某一天,一位考古學家翻出一張發黃的飛機模型包裝紙,上面不只有日航標誌,還印著奇異的鳥翼與漫畫筆觸。這不是旅遊紀錄,而是藝術家橫坂竜也的一場歷史重組工程作品《翼》,正是這段對過去的虛構回憶。畫面中,一架BOEING 747被巨大鳥翼刺穿、遮掩與包覆,構圖近乎災難片的場面設計,卻又讓人無從分辨是墜機、逃脫還是升天。鳥群飛散、碎片如雨,畫面像一段斷裂的動畫張數,停留在故事未竟之處。這不是對事故的再現,而是一種對「飛行神話」的拆解與戲謔。
a3 3pp02
台北索卡藝術自7月5日至8月16日推出日本藝術家橫坂竜也(Tatsuya Yokosaka)個展《全体》,場景設計如同一座時空挖掘基地,邀請觀眾以「未來考古學家」身分回望滅絕後的人類文明。策展主軸源於藝術家2020年展覽《終結》的假設:「假設人類在疫情後滅絕,而藝術作品則成為未來考古中珍貴的文化遺產。」展覽以此觀點擴張,將動畫與特攝的視覺語彙重組為斷裂史料,呈現一座平行時空的圖像現場。橫坂竜也1981年生於群馬縣,現居東京,活躍於日本、台灣與歐洲。他擅長運用模型盒、仿舊貼紙與手繪標示,配合賽璐珞動畫筆法,制造出「既熟悉又陌生」的影像風景,讓觀眾在懷舊與錯位之間來回穿梭。
a3 2pp01
展名《全体》本身即發問:我們眼中的「整體」究竟是否僅由碎片拼湊而來?藝術家引用菲利普・K・迪克小說《高堡奇人》的靈感,探討歷史被重寫後視角的可塑性。他宣示:「如果歷史被重寫,視角是否也會改變?」於是每一幅畫皆成為時間裂縫,提示另一種可能世界。對橫坂而言,動畫是一套觀看語言而非單純會動的畫面。傳統賽璐珞動畫以透明膠片層疊角色與背景,他將此結構延伸為解碼機制,引導資深觀眾以「圖層判讀」訓練辨識哪些元素注定會動,哪些永遠靜止,並進一步在腦中預演敘事節奏。我們從未目睹真正的過去,但我們對「歷史」卻有過度清晰的想像;正如這張被塗改的日航飛機盒,它既熟悉又錯位,像是某種平行時空的博物館展品,讓人一邊認得出品牌LOGO,一邊疑惑自己是否錯看了什麼。畫面右下那隻塗鴉般的鳥人,彷彿是從未來回望此圖的觀眾化身,手持看不見的標註筆,在畫面外圈不斷圈選:這是歷史?還是記憶?還是,只是童年紙箱裡一場尚未演完的遊戲?橫坂用幽默的筆觸撕開文明的保鮮膜,讓我們看見圖像作為「未來的化石」所蘊藏的複數意義。他不描繪歷史,而是創造歷史可被重新觀看的裂縫。而我們,是否還能在這樣的裂縫中找到飛行的理由?抑或只是再一次華麗墜落的理由?

這種閱讀方式與時間感緊密連動。藝術家自述,創作時會以「張數」計算動作,彷彿在數學節拍中進入專注狀態,透過格數感受日常流動。展覽遂要求觀者拉高軌道,像從軌道衛星凝視地球,重新檢視自身的觀看姿勢與記憶投射。橫坂竜也經常與流行文化場域接軌。去年三月他攜手香港品牌 GrowthRing & Supply登上ComplexCon潮流盛會,也曾與雜誌 DRIVETHRU推出聯名T恤,並為星野源專輯操刀封面。如今,索卡藝術的展場成為他測試未來考古理論的全新實驗室。《全体》不只重新配置影像與時間,也把觀眾的目光變成考古工具。當我們凝視這些仿舊貼紙與模型盒,以為在回憶青春,實際上或許正為後世留下另一段被剪輯的歷史。此刻,我們都是未來文明的舊石器,一邊碎裂,一邊發光。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