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隨著美國關稅寬限期倒數計時,台股昨(7)日小幅震盪,早盤以22,550.14點開出,終場以22,428.72點作收,下跌118.78點,跌幅0.53%,成交量2,600億元。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則收在1,080元,下跌5元,跌幅0.46%。在台幣不斷升值,台灣出口產業叫苦連天下,和美國關稅的不確定性,對於整體出口產業市場來說,觀望氣氛濃厚。有法人預測台美關稅將落在維持10%的範圍,但根據法新社6日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當天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若台灣、歐盟等美國貿易夥伴沒有和華府達成貿易協議,輸美商品關稅稅率將回到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的關稅水準,這些關稅將在8月1日生效,而川普當時宣布對台灣課徵的對等關稅稅率是32%,若維持32%稅率將對台灣產業造成相當大的衝擊。

美國總統川普從台灣時間8日凌晨起,陸續公佈各國最新對等關稅稅率,日本、韓國都難逃毒手被徵收25%關稅,緬甸、寮國更被課徵高達40%的高額關稅。據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川普將簽署行政命令,延長貿易談判期限至8月1日,而川普也已於稍早簽署該命令。話雖如此,美股7日收盤,道瓊工業指數狂洩422.17點,收在44406.36點;標普500指數亦下降49.37點,收在6229.98點;那斯達克指數下降188.59點,收在20412.52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降105.92點,收在5541.20點。顯示出市場面對川普全球點火關稅戰所造成的衝擊仍然充滿憂心。
根據《路透社》等多家外媒報導,川普已在網上公布14國家的新關稅稅率,將從8月1日起,對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哈薩克、突尼西亞加徵25%;南非及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30%;印尼32%;孟加拉、塞爾維亞35%;泰國、柬埔寨36%;以及寮國、緬甸40%。目前還在陸續向各國發出關稅信函,川普也強硬表示各國針對內容只有兩種選擇,接受或反對,也讓尚未收到信的台灣,風雨欲來的情勢,似乎不容樂觀。
目前僅越南、英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但從越南給予美國零關稅卻換來高達20%的稅率,可知川普的胃口是極大的,也不會顧及到貿易雙方的平等,隨著自己的心志行事,造成全球經濟的持續動盪,在美國再次偉大的信念下,顯而易見川普不會輕易結束這場關稅戰。川普在白宮致各國政府的信函中警告,任何試圖透過第三國轉運來規避關稅的手段,將被徵以更高的關稅,選擇在美國境內建廠或生產產品的公司則無需繳納。此外,若有國家決定提高對美關稅以報復,美國也將在現有稅率基礎上,再追加同等幅度關稅。

相對於第一波14國收到來自美國白宮的信函,等著開獎的台灣在台美關稅談判進度上受到各界高度關注。在台積電宣布加碼投資美國後仍被課徵32%的高關稅,再加上八月即將公布的半導體稅,其實台灣已經沒有多少牌可打,當護國神山不夠成為保命符的情勢下,台灣產業都憂心忡忡,深怕成為海嘯第一排,造成嚴重損失。雖然經濟部長郭智輝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談判仍在進行中,但美國財政部長已點名台灣若未與華府達成貿易協議,關稅稅率將回到4月初水準並於8月1日開徵,而4月初的水準就是32%。台美談判牛步化,雖然民進黨政府親美立場堅定,但似乎不能扭轉劣勢,勢必走向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境地,從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及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10日內匆匆赴美協商可看出端倪。
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在其臉書,針對台美談判內幕提出推測,直指兩大關鍵卡關點,首先台灣不願意撤銷對美豬、美牛的非關稅壁壘,例如含豬肉原料的包裝食品和散裝食品,都必須標示豬肉的原產地;另我方不願意大幅調降對美國汽車的進口關稅,而擬以降低汽車貨物稅作為補償,但遭美方拒絕。前經濟部長尹啟銘也痛批「這次台美關稅談判,政府根本是自己悶著頭做!」
經濟委員會委員鄭正鈐表示,對許多企業來說每一天都很難煎熬,他關切若結果不如預期,政府應如何做出補救因應。商總理事長許舒博沉重警告,若談判結果是15%關稅加上匯率因素,業者成本將多出27%;若維持32%關稅加上匯率因素,業者成本最多將增加一半,恐怕會引發產業出走潮。此外,半導體關稅預計在八月揭曉,業界預估可能有三種結果:全面課稅、兩種課稅方式,或延緩處理。民眾黨立委張啓楷表示,許多訊息無法公開,而從美國方面聽到的消息是關稅可能會很高。
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專家預測台灣稅率落在15%到20%機率高達7成,但仍要提防,一旦稅率維持原本的32%,將是核彈級股災,不僅傳產訂單斷崖式下跌,台積電也難獨善其身,將面臨供應鏈調整、經濟前景惡化、系統性風險等3大衝擊,僅電信、公用事業、消費必需品與現金等4資產,可能相對抗跌。相較於原先的32%的高關稅,15%到20%雖大降,但仍是不小的負擔。對於毛利率較低、價格敏感度高的傳統產業,像是自行車、工具機、部分石化、紡織成衣等4產業,仍是重大挑戰,可能被迫漲價或自行吸收成本,將造成市占下滑、獲利侵蝕等2大衝擊。高毛利、技術領先、不可替代性強的產業,如先進製程半導體、高端伺服器元件等,影響相對可控,更有能力轉嫁或吸收。但面對即將公布的美國關稅及八月的半導體稅,台灣產業面臨的挑戰還很艱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