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如果經濟是一幅風景,那麼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筆下的理想藍圖就是:藍天代表遠見,白雲象徵包容,綠地則是產業茁壯的土壤。在政院與立法院間踢皮球的勞動政策與產業需求,顯然還在陰天裡迷路。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第十二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於此熱鬧展開,經濟部、內政部與立法委員等政府來賓蒞臨會場,理事長許舒博一開口,語氣溫和但不失鋒利,感謝所有來賓與會員代表的支持,卻也不掩心頭憂慮,直指台灣企業正被匯率升值與關稅壓得透不過氣。「今天我來,其實壓力很大。」他指出,中美貿易戰未歇、新台幣升值、美國關稅政策疊加,讓企業面臨成本攀升與市場不確定的雙重夾擊,中小企業首當其衝。「中國大陸仍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不是喊幾句口號就能取代的。」他語重心長地說,呼籲政府不應一味單邊,而應積極開拓歐洲、東協、日韓等市場,以多元對多變。在國際布局方面,商總步步為營。從與澳洲維多利亞省綠能交流,到「2024東北亞拓銷團」橫跨日韓舉辦175場媒合會,再到在日本福岡縣設立「台商服務中心」,甚至與沖繩縣建立合作機制。這一切努力,皆為讓企業能安心出走,不必揹負「孤軍出征」的辛酸。

不過,最令人注目的,莫過於「業必歸會」的修法訴求。「我們既然有了產業工會,為什麼這部法律形同虛設?」他聲音放大一度,語氣急切,直言現行法條未有實施力,企業不願加入、工會難以發聲。「政府若能以法制手段,讓企業應歸工會,這將是我們共同的犧牲,也是應得的對話權。」近期已透過商總諮詢顧問、立法委員鄭天財提案修法,目前連署完成送立法院 內政委員會排案審議,希望相關法制朝向健全發展。許理事長期待透過「業 必歸會」結合同業力量,發揮商業團體的經濟性和社會性功能,也期待各黨派 立委能夠支持,讓「業必歸會」確實落實。許舒博再度點名立法院,希望他們能支持相關修法。「這次若沒過,我要召開專案會議,一百六十位秘書長,一個都別缺席!」現場氣氛頓時升溫,不少理事長頻頻點頭。這場會議,顯然不只是例行聚會,更像是台灣商業界的一次高壓放電。

談及缺工議題,許理事長語氣由沉轉重。他表示商總已率旅館業、廢棄物處理業與貨運業代表與勞動部多次會談,並呼籲:移工政策要放寬,中階技術人力如飯店管理人員應開放引進,甚至長照體系也需外籍助理人力支援。「勞動部應專注於勞工權益,產業人力短缺應回歸經濟部來處理!」此言一出,不啻為體制間分工的一記重整號角。許理事長呼籲政府,無論是吸引國際人才、中階技術人力制度再檢討、移工再鬆綁、工時調整或其它措施,政府要密切與工商 團體溝通,共同因應產業缺工問題。
在企業轉型與淨零永續方面,商總同樣沒有旁觀。年初已舉辦兩場減碳與綠能座談,也規劃數位化公文系統與綠電供應平台,更主動加入環境部的「淨零綠生活大聯盟」。理事長話鋒一轉,語帶風趣地補上一筆:「希望企業別只靠天吃飯,要靠綠能吃香。」語畢,全場輕笑。而在兩岸議題上,許舒博不諱言:「產業界希望的是和平穩定、順暢交流。」他直指,若兩岸完全零互動,台商與供應鏈將失去方位。和平是台灣的資產,而交流是企業的底氣。政府必須看見:沒有對話的平台,就沒有投資的信心。
最後,許理事長以一張大會圖為結尾,畫面是一抹藍天、幾縷白雲與無垠綠地。「為什麼用這張圖?因為經濟與產業要在和諧環境中,才能真正成長茁壯。」語氣從剛才的急促轉為平和,彷彿也在呼籲與會者。讓台灣的商業天空,還有「理解」、「支持」與「共鳴」。這一日,商總不僅是一場會員大會,更是一場產業集體情緒的釋放與集結。在經濟波濤洶湧的時代,許舒博用語言撐起了商總的立場,也為全台中小企業,撐出一線未來的眼光。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