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以下簡稱熱線)1998年成立迄今已經27年,作為台灣最早登記立案的全國性同志組織,熱線從成立開始就投入男同志愛滋工作,並於2003年成立愛滋小組。在熱線愛滋小組廿週年之際,特別在剝皮寮藝文空間舉辦「Hi, V—男同志與愛滋的那些年:熱線愛滋二十特展」。同志諮詢熱線秘書長杜思誠表示,在熱線的工作經驗中可以看到,許多男同志從知道自己喜歡男生開始,就很難避免籠罩在愛滋的陰影之下,即使他可能不是一位感染者,也難逃愛滋汙名帶來的恐懼。更早的年代,以為全世界只有自己和同儕不一樣的青少年同志,在獨自摸索身份認同的過程中,常糾葛著愛滋的偏見或汙名:「如果我承認自己是同志,是不是別人會認為我有愛滋?」「跟身邊的人出櫃,一定會被認為很淫亂!」「我跟男友都是青少年,我們第一次談戀愛,未曾做愛,我們是不是會得愛滋?」熱線愛滋小組的愛滋工作從同志身分出發,致力扭轉長期以來「男同志=愛滋=淫亂」、「愛滋=絕症」的負面刻板印象,透過正面談性、安全性教育對男同志社群進行衛教,也關注國內的愛滋政策,與其他愛滋團體共同組成過「愛滋行動聯盟」、「愛滋修法聯盟」、「愛滋行動陣線」等跨團體組織一起監督政策、向社會發聲。

「Hi, V—男同志與愛滋的那些年:熱線愛滋二十特展」由熱線愛滋小組歷經一年的籌備,於2月20日(四)至3月2日(日)在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出。這次的展覽共有六大區塊,包括「認識愛滋小組與愛滋」、「愛滋汙名的形成」、「被投射的恐懼」、「在汙名下生活」、「當關心成為行動」、「未竟之事」,除了有歷史資訊整理、也有真人圖書館由感染者錄音現身訴說與愛滋的故事。在記者會上,喀飛(熱線創會理事長、《台灣同運三十》作者)回顧愛滋污名如何影響同志社群:「愛滋曾是每個男同志發現自己身份之後共同的恐懼,即使現在醫療進步,仍有男同志因害怕愛滋而對親密關係、性愛感到壓力。」他強調,歷史是照妖鏡,了解過去的錯誤才能避免重蹈覆轍,呼籲社會關注愛滋污名對感染者的傷害。女神下午茶(知名網紅、出櫃感染者)則分享自己7年前感染HIV、6年前公開感染者身份的經歷。他提到,現代醫療已讓愛滋成為可控制的慢性病,但社會對感染者的誤解依然深厚。他回憶,過去因HIV身份遭遇感情挫折,前男友即使理解U=U(測不到病毒量即無法傳染),仍無法克服內心恐懼,最終選擇分手。這促使他以公開身份的方式,致力於愛滋倡議,希望透過親身經歷讓更多人理解愛滋與感染者的處境。他強調:「倡議的路上難免遇到惡意,但重要的是穩住自己,先影響身邊的人,讓同溫層越來越厚,這樣受傷的時候還有同溫層能照顧自己。」莊苹(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護理師、前台北市立性病防治所護理主任)則分享她超過20年的愛滋防治經驗,並回顧2004年「農安趴」事件,引發社群內外對愛滋的恐慌。她指出,雖然愛滋防治知識普及,PrEP(暴露前預防性投藥)等預防措施廣泛使用,但「知道」不代表「能完全防治」,社會對感染者的誤解仍深,而感染者往往是最了解防治與藥物資訊的專家,也深知一般人對愛滋的恐懼,希望大家能抽空逛展、聽講座,認識感染者們的故事。為促進社會大眾對愛滋與男同志社群的理解,同志諮詢熱線舉辦「Hi, V—男同志與愛滋的那些年:熱線愛滋二十特展」,除靜態展覽外,也規劃了四場周邊體驗,包括性安全知識講座、DIY潤滑液工作坊,以及羅一鈞醫師、出櫃感染者網紅「女神下午茶」等對談活動,讓參與者透過互動,深入理解愛滋議題,減少污名,促進社會對話。在愛滋病毒發現近40年,愛滋感染已經是可控制的慢性病的當代,熱線期待在展覽中呈現的歷史事件與受愛滋影響的社群經驗能被更多民眾看見,進而重新思考愛滋汙名的影響,讓社會逐步朝向愛滋友善及疾病平權,才能真正有利於愛滋防治。

【展覽資訊】
Hi, V—男同志與愛滋的那些年:熱線愛滋二十特展
展期:𝟮𝟬𝟮𝟱/𝟬𝟮/𝟮𝟬(四)- 𝟮𝟬𝟮𝟱/𝟬𝟯/𝟬𝟮(日)/ 𝟭𝟬:𝟬𝟬 – 𝟭𝟳:𝟯𝟬
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37、39號(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