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在台北的一個夜晚,當街頭的霓虹燈逐漸染上溫柔的色溫,來自各界的品味人士齊聚於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現場。主辦單位是擁有百年歷史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楊傳苓從台灣到美國,再到法國,她走過的不只是地理位置,更是美學的心靈地圖。今日她首次在公開場合,娓娓道來她的人生故事與創作哲學。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秘書長呂毓卿表示,「楊傳苓小姐不只美麗、有氣質、有愛心、有品味,很多讓人心動的美好,都在她身上自然流轉,今日演講定有許多故事靜待聆聽分享。」現場貴賓包括台新人壽董事長林維俊夫人巫潔瑋、建築師黃宏輝、融達開發董事長蘇彥豪、新店崇光社區大學吳治香校長、藝術愛好者苗楊傳芳、全球AI健康促進會執行長田森豪、靜心校友會及101教會姊妹們等等。
楊傳苓表示,「魅力從來不是張揚的,而是藏在舉手投足之間,一個笑容,一個眼神,都是隱藏版的風華。」楊傳苓出生於台灣,她表示童年時期住在總統府後方,那一道厚重大門之外的世界,對她而言既神秘又遙遠。就讀靜心幼稚園與小學後,便隨家人赴美留學,然而每年暑假仍會返台學習中文,維繫文化根脈。「我小時候,外婆、媽媽、阿姨們出國總會買漂亮衣服給我,把我打扮的好可愛。」楊傳苓說。她回憶起童年時光,外公王潔先生曾任警備副總司令,高大嚴肅,卻對她特別寵愛,甚至為了她的安全,每晚規定門禁時間為「八點五十」,只因他九點準時就寢,若她未歸,外公便可能致電安全局長,直言「台灣不安全」。「還有次我在瑞華餐廳,甜點舒芙蕾還沒上,就得急忙說『抱歉,我得回家』。到家後看到外公坐在廳中板著臉,我只好用撒嬌攻勢說:『開心了吧?我回來了。』」她後來要求她的五叔楊世緘(前經濟部次長)當她的保鏢,才好讓她晚歸有了很好的交代。
楊傳苓還首次公開1986年家族赴北京,參加其四舅公榮毅仁先生金婚慶典的珍貴照片。當年來自全球各地250位家族成員齊聚人民大會堂,包括來自奧地利、巴西、港澳台及東南亞等地,場面浩大,蔚為壯觀。合影中,包括鄧小平等政治與外交要員皆現身其間。「我們每天都有40桌以上的聚餐,每個人都得搞清楚對方是哪個奶奶第幾個孫、哪個舅公第幾代的孩子。」她笑言,這樣的聚會宛如一場家譜考古。之後1989年,因祖母辭世回到上海奔喪,在客廳與一位面容方正、中文英文俱佳的長輩相談四小時後,她問祖父對方是誰,祖父淡淡答:「他是江澤民,曾任上海市長。」楊傳苓每回分享,總覺無意間見證許多近代歷史人文風範。
回台後這些年,她將這些經歷化為創作養分。GLY不只是一個品牌,而是一種延續文化與情感的方式。她為客戶重新設計祖傳珠寶,將老物件翻新為富有當代語彙的新生飾品。這是一場珠寶的新生,也是對「記憶」的深層修復。「魅力從來都是隱藏的,真正的風華,是在舉手投足間自然流露。」楊傳苓這樣說。她的設計風格,輕盈、簡約,卻總有一種說不出口的層次感。她的品牌GLY,並非一場潮流的附和,而是一場自我對話的凝鍊:Glow in Love for Yourself. (在愛裡,為自己綻放光芒)。2015年,楊傳苓轉向內在之路,創作出第一件飾品項鍊。這不是一場市場策略的計算,而是源於她對人生意義的追問與回應。
堂姊苗楊傳芳也在現場分享一件有趣的過程,前幾年她兒子「美國女孩」製片人苗華川決定與導演阮鳳儀結為連理(美國女孩2021年第58屆金馬獎入圍7個獎項,其中最佳新導演–阮鳳儀、最佳新演員–方郁婷、最佳攝影–Giorgos Valsamis 共3項獲獎)。她直言:「我這個人沒有設計頭腦,但我想給我兒子最好的。我不只想送紅包,我想送的是可以讓人一輩子記住的東西。」蘊含一位母親對孩子婚禮的滿滿期盼。於是,設計師楊傳苓接手了這個短時間高難度任務,她笑說:「當我聽到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為十位來自世界各地的伴郎設計紀念品時,我背後冷汗都流下來了。」「新郎是製片,新娘是導演,那就從電影場記板取材吧!」Action!婚禮版場記板袖釦正式開拍。這些袖釦並非出自量產工廠,而是特地在香港手工訂製,每一筆雕刻都盛滿了祝福與細節控的電影美學。然而,就在貨品完成、即將運回台灣的關鍵時刻,天公不作美,香港颱風預報掛起了八號風球,航班可能全面停擺。「堂姐!我也想飛去香港取貨,但還要照顧我媽,我怎麼飛得開?」楊傳苓無奈的對表示。那時她與苗楊傳芳幾乎是日夜禱告,連禮品的行蹤,都緊張在盯著GPS追蹤。幸運的是,飛機空運產品終於平安落地台灣,司機立馬在飛機降落馬上提貨,直接送到婚禮現場,讓這場幾近戲劇化的任務,驚險中帶著浪漫落幕。當晚,十位伴郎在婚禮現場打開禮盒的瞬間,所有的辛勞都化作一句:「Wow, we love it!」。這句話,是對設計師楊傳苓最誠摯的讚賞,也是對母親苗楊傳芳最溫柔的回禮。
楊傳苓的設計從不僅是美的裝飾品,更是精神的容器:蘊含祝福、愛與療癒的符碼。她說:「我想創造不是品牌,也不是貼牌,而是屬於每個人靈魂的唯一語言。」GLY每一件作品,都講述一段故事。它可能是一句詩、一個承諾、一次蛻變的記錄。她堅信,設計的本質,是讓人找到自己,而非只成為潮流的一部分。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豐富人生講座」,讓美學與實踐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蔓延,如同珠寶,在光影中閃爍,也在人心裡,悄悄發光。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 FB直播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8zVGdB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