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1pp06

2025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野孩子生活節》羅文裕、徐世慧、林鈺婷唱出家的模樣 唱進了聽眾心底最柔軟的角落

2025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野孩子生活節》羅文裕、徐世慧、林鈺婷唱出家的模樣 唱進了聽眾心底最柔軟的角落

a4 1pp06

a4 1pp06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在這個被城市節奏壓縮得幾乎忘記心跳的年代,《野孩子生活節》像是一封寄自童年的明信片,沒有KPI,只有音符、擁抱與野餐墊上的笑聲。羅文裕、徐世慧、林鈺婷三位以音樂築巢的旅人,不約而同地選擇用歌聲撐起一個夏日午後的「家屋」,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草地上,唱進了每個人心底最柔軟的角落。這場由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指導、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的活動,不只是音樂節,更是一場情感再教育。不是熱鬧,而是溫度;不是演出,而是陪伴。在螢光棒取代不了溫熱手掌的年代,《野孩子生活節》選擇讓家庭成為舞台主角。客家歌謠與跨國音樂同台交錯,Ozone跳得熱,徐世慧唱得柔,林鈺婷像一朵客家油桐,輕輕落在孩子們耳邊。《野孩子生活節》於7月19日至20日登場,以家庭為主軸,串聯親子活動、音樂演出與文化體驗。在這場由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指導、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的活動中,三位以音樂為語言的創作者羅文裕、徐世慧、林鈺婷,成為節慶的靈魂。羅文裕,這位曾兩度摘下金曲歌王桂冠的創作才子,在記者會上坦然說道:「此次生活節以家庭為出發,用愛與歌聲凝聚家的核心。」一句話,道盡他策展此活動的精神核心,愛與凝聚。他不僅是音樂人,更是一位父親、丈夫與策展人。面對愛妻罹患乳癌第二期,他以百分百的關注與支持,作為愛的特效藥,陪伴太太走過化療的艱辛。這段私密的生活歷程,反而成為他對生活與藝術更深的注解。

a4 2p06
「我始終相信,做好音樂活動本質,所有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羅文裕說。從幕前到幕後,從編排節目到藝人邀約,他以策展人之姿親力親為,從一首歌到一場節慶,通通不假他人。即便多方身分同時運轉,他以「蠟燭對折再四頭燃燒」形容如今的生活日常,照顧太太、陪伴三個孩子、奔波市場、打理家務,夜晚仍堅守創作。在這場生活節中,客語最強女聲徐世慧與林鈺婷分別擔綱演出與評審,以悠揚歌聲點燃舞台。徐世慧曾在不同領域為客家音樂爭光,這次亦擔任歌謠比賽評審,攜手何芸娜與林鈺婷,選出優勝隊伍;而林鈺婷不僅演出,更與其他藝人共創跨語言音樂交流。這樣的三重奏,不僅是音樂的碰撞,更象徵世代間的傳承與融合。

a4 5pp08
活動分為兩日,首日由全市36間客家歌謠班經過線上遴選的五強登場競唱,次日則是音樂會盛大舉行。從金曲歌王羅文裕、人氣男團Ozone,到美國歌手Justin、Musa與JHALL樂團,現場更結合美食市集與親子玩偶波力、安寶互動,讓文化不僅能聽、能唱,也能嚐、能玩。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文德表示,近年透過推動「唱客交流計畫」,串聯國內外文化圈,擴大客家音樂的語境與影響。而這場生活節,不只是音樂節,更是一場家庭心靈療癒的集體練習。野孩子,不只是孩子,更是一種活力與純真的象徵。當音樂在夏日午後響起,每一段旋律,都似乎在述說一個家的故事。而當羅文裕與徐世慧、林鈺婷共同站上舞台,那些關於愛、關於守候、關於團結的信念,也悄悄地唱進了聽眾心底最柔軟的角落。在草地上,沒有耳機隔音,只有彼此的呼吸與共鳴。當音樂不再只是娛樂,而是連結與撫慰,野孩子們就不再漂泊,而是終於,在歌聲裡回了家。  ( EDN – 東方數位新聞- EastDigitalNews –  www.eastdigitalnews.com  )
a4 3pp07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