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281290404

知名機車集團驚爆獨攬工程標案 旗下多家公司輪流出標海撈近百億

知名機車集團驚爆獨攬工程標案 旗下多家公司輪流出標海撈近百億

174281290404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公共工程招標水很深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大至大型公共工程小至一般活動標案,不管招標程序再如何公開及符合法令規定,內部綁標、圍標等等情況屢屢發生,若不能了解其中的利害關係,往往都是陪標的成分居多,且許多地方公共工程更是黑影幢幢,讓許多想要爭取案件的廠商望之卻步。近日有吹哨者出面爆料,台灣知名機車大廠光陽工業目前由柯氏家族經營,短短兩三年,透過旗下企業左手換右手的方式,包辦政府許多大型工程標案,海撈近百億,該集團由現任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的堂弟柯慶宗主導,政府是否有圖利特定廠商之嫌?可受公評。

吹哨者表示,這幾年看著政府大大小小的工程,幾乎都是「光陽工業」背後柯姓家族的集團包辦,從董事名單、交叉持股,到一間間關係企業互相轉來轉去,甚至還有人頭董事遮風擋雨,這全都不是普通的生意操作,而是一套設計好的壟斷結構。對台灣現在這個情形,實在感覺痛心,但自己的力量有限,只希望相關單位能夠重視這個問題,否則很難撼動這種體制。

174281290404
光陽柯氏家族壟斷標案海撈百億令人乍舌。圖/本刊資料照

吹哨者痛批台灣的採購制度就只剩紙上規則,實際全是財團內部「傳球比賽」。舉例來說,109年9月23日,聯合水業與富合工程公司共同投標「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暨下水道環境教育館新建工程」統包案,表面看是兩間公司,實際上「富合公司」的監察人是柯慶宗(代表登楓管理顧問公司),他同時間也是聯合水業的董事長特助,完全是自己人對自己人,全部都在演戲,是變相圍標,已經違反《政府採購法》第50條「關係人應迴避原則」。

其次,依照實際資料彙整,聯合水業與其旗下關係公司在113年度得標14件,金額高達新台幣25.4億元;112年度亦得標約18.1億元,短短兩年內就累積超過50億元工程,集中度嚴重異常,已經無法用「競爭得標」四字來解釋。以上情事,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柯氏人馬牢牢控制「光陽工業」,從頭到尾都是同一掛人馬,穿不同件外套,實際上都是自己家人控制的公司。

舉例來說,「弘光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不但長期持股光陽,連光陽董事會的名單都有人,還有人用法人身份跑去做其他公司的董事,權力滲透到集團各角落。而「大明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是柯家人主控,股權穩穩握在手中,像山壁一樣厚。「信勝投資」更是光陽最大的法人股東之一,早期董事名單內都會看見柯的人馬。「昱畿投資」柯俊斌不但是董事,還在「光洲」、「宜呈」等等企業裡竄來竄去,根本就是一人三角。而「光洲投資」更不用說,和光陽的董事、監察人重疊到一起,交叉持股密到像蜘蛛網般難以分割。

吹哨者接續指出「明拳投資」跟「信勝」、「弘光」走得近,董事一個換一個都是同批人。「洲安投資」的股東和其他公司也差不多,柯俊吉在「光洲」都看得到,是活躍人物。「信東投資」雖然有個王裕盛,不是柯家人,但應該是為了遮掩交叉身份才安排進去的外部人。「禾玮投資」跟「光洲」人事重疊得更明顯,完全是一體兩面。「昱揚投資」,柯俊斌又是監察人,他當多間公司的法人代表,幾乎無孔不入。「宜呈投資」更加奇怪,跟「昱畿」、「光洲」形成三角連線,根本就是集團內部互相配合。「名禾投資」雖然不是柯家直接的公司,結果董事也進去光陽,圖的是什麼?大家心知肚明。最後「穗穎投資」陳文山也是光陽的監察人之一,綜合以上看來所有人都是同一陣營。

吹哨者表示,表面看起來是十幾間公司,但實際上都是一套人馬,輪流上陣、交叉出任、講的是同一種話。像我們這種中小企業,想去投標?根本是天方夜譚,柯家的人門一開,標案就幾十億等著入袋,我們連站在門口的機會都沒有。若政府沒有要出手查,社會上講的「公平正義」,就只剩空話一句,給人笑破嘴角。講白一點,我不怕,我會繼續講。這種私下來、互相喬的壟斷行徑,若無人出聲,台灣的公共工程永遠只是幾個財團的大型提款機。而且若查得更深,會知道這個家族,不只是喬工程,更是做人失格,做事無良,從上到下問題重重。

先來談慶升投資有限公司,也是真正柯家操盤的公司,當時的公司代表人叫做柯慶宗。有一位家庭幫傭,自民國78年開始到102年(1989年到2013年),在柯弘明、柯幸郎這兩位家族人家做管家,講白話就是在幫這些有錢人掃地煮飯看家。結果人家工時超過,每天超做2個鐘頭,請求補領加班費11萬塊。原本雙方有調解,收10萬塊「慰問金」就放棄民事求償。但這位幫傭阿姨後來覺得不公平,再提起訴訟,指出當初的慶升公司、信勝公司也有雇主責任。雖然法院最後判她輸,但這種家族企業連員工都處理成這樣,哪會期待我們小廠商在標案中得公平機會?

吹哨者表示,第二件事更離譜。柯慶宗在民國111年4月到民國113年10月擔任「富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監察人,代表的是「登楓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這間公司。這家「富台公司」本來是台塑底下的工程公司,結果因為民國102年接中油工程虧20億,財務出問題。後來找來一個叫「予凡投資公司」的顧問(還自稱金控背景),說要用「信託增資」方式幫忙,實際上是叫予凡先墊2.96億完成表面增資,但同一日富台公司就用本票把錢還回去,完全是假動作。這叫「假增資」,唬弄銀行、唬弄監察機關。

說白了,錢有進去嗎?沒有。只是轉來轉去,全是紙上作業。這全是柯慶宗做監察人時發生的事,查起來不困難,都有法院文書、商業登記可查。柯家人不只「壟斷工程」,連公司內部的財務,也是在在打「金錢空手道」。我們百姓如果申請貸款,多困難?人家這群人,數億金流用本票轉身就辦到。

所以,這已經不是單單道德的問題,這是「結構性掏空台灣資源」的嚴重問題。若是繼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們認真做事的台灣人民就真要問一句,公平正義到底是為著何人設的?公道自在人心,希望相關單位能重視這個問題,不再讓財團壟斷,讓每個打拼的台灣中小企業都有機會為國家社會奉獻一份心力。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