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 1p20

陳竟飛(Shane)首張全創作專輯《The Ego》揭露靈魂的吶喊與溫柔 「不用完美、只要誠實」

陳竟飛(Shane)首張全創作專輯《The Ego》揭露靈魂的吶喊與溫柔 「不用完美、只要誠實」

b2 1p20

b2 1p20

【 NeoFashionGo & 華人世界時報 應瑋漢 】在這個時代,做音樂似乎不再需要宣告夢想,而是直接拿出作品,讓旋律替你發聲。2025年初夏,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帶著11首親手寫下的歌,緩緩推開了音樂之門,陳竟飛Shane這位曾因BL劇插曲〈若我們註定是場電影〉竄紅的新聲唱作人,終於端出屬於自己的首張全創作專輯《The Ego》,預計今年夏天由華納音樂正式發行,收錄的每一首歌,都是他從人生裡親自挖掘出的聲音。從演員到歌手,他走過一條少有人走的繞路。他曾說:「我不是從音樂課出來的,我是從KTV走出來的。」一句帶笑的自我介紹,卻說盡了無數懷抱音樂夢的普通人心聲。國中時因一場KTV合唱被朋友推上校園歌唱比賽,意外拿下冠軍,於是音樂就此在心底種下一顆靜默卻倔強的種子。18年過去,那群當年坐在KTV包廂裡笑鬧的朋友,如今仍在他身邊,而他,也終於成為那個能將自己心事寫成旋律、唱進錄音室的人。《The Ego》是一張不疾不徐的專輯,但情感卻鋪陳得極為真摯。開場單曲〈憤怒的重量〉先行上架,並於5月17日於《2025太空港音樂藝術嘉年華》完成全球首唱。這首搖滾風格的作品,誕生於一場酒吧拍攝的片場,在看見下班後的人們舉杯釋放壓力時,他突然意識到:「這個世界太需要一個能放心吶喊的地方。」那一刻,他決定誠實地寫下自己的憤怒與脆弱,並透過音樂,把從未說出口的情緒交付給世界。
b2 5p21
他形容這是自己第一次承認「我也會痛,我也需要出口。」〈憤怒的重量〉的錄音歷時多月,嘗試了超過十個版本,最後他選擇放棄「完美」的聲音,轉而擁抱「誠實」的狀態。音樂製作人Steve.Inn是這首歌的重要協力者,陪著他反覆琢磨、從混音到演唱層層剝開,直至捕捉到那句「唱到後來,我不想再控制它了,就讓旋律自己流動吧」的解脫。而在這之前,陳竟飛Shane的身份是廣告裡熟悉卻未曾命名的臉孔。他曾是連續拍攝77支廣告的男主角,從臨演一路磨到主角,三年間,他的身影出現在無數品牌鏡頭下。然而,真正啟發他走上創作道路的,是演員黃河老師的表演課。他說:「是老師教會我打開情緒的開關,才讓我懂得如何將內在轉化為表達。」那堂課,或許無意成為命運的轉折,卻悄悄為他的歌手夢拉開一道縫。如今,他不再代言他人的產品形象,而是站上舞台,唱自己的故事。〈憤怒的重量〉當晚在太空港首唱,他為演出設計專屬造型與訂製耳機,耳機上印有個人Logo「SC」,銀灰配色搭配LED影像,象徵他正式宣告:「這就是全新的我。」

雖然成長於書香世家,家中沒人從事音樂相關職業,但陳竟飛Shane卻從不認為自己與音樂無緣。他靠自學吸收創作知識,看無數國內外音樂人影片練習編曲與詞曲構造,深受林宥嘉、韋禮安、李榮浩啟發,也逐漸融入Harry Styles與Benson Boone等國際音樂人風格,這些交錯影響,也將在《The Ego》中交織出多元但真誠的聲音質地。這張專輯,記錄著他的掙扎、崩潰與理解,是一次與自己的誠實對話。他說:「謝謝所有在這條路上幫我撐過來的人。有很多話我還沒說完,我想慢慢放進歌裡,一首首唱給你們聽。」不需要多餘修飾與宣傳語,《The Ego》是一張靜靜攤開靈魂的專輯。對陳竟飛Shane而言,它不是一次出道,而是一次回家。他花了18年學會相信自己的聲音,而這一次,輪到我們靜靜地聽他唱。(照片:小馬鈴薯娛樂製作、我在娛樂)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